2025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新疆各专业学费一年多少钱 怎么交学费?如何交学费

2025-11-27

2025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新疆各个招生专业中学费在20000到23000元之间,根据五米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可知其中: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新疆本二批交通运输专业学费为23000元、本二批金融学专业学费为20000元、本二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费为23000元、本二批会计学专业学费为20000元、本二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费为23000元等等。以下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各专业详细收费明细,助考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学业预算。建议收藏备用,最新动态请以学校官方发布为准。

2025年新疆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各专业学费标准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各专业的收费标准具体如下表!其中,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000元对应的专业有金融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财政学专业。23000元对应的专业有通信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省份批次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会计学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工商管理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汉语言文学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法学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英语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财政学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金融学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工程管理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电子商务420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交通运输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智能制造工程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工程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物联网工程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电子信息工程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自动化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软件工程423000
新疆本二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通信工程423000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各专业怎么交学费?如何交学费

下面,五米高考小编为考生和家长详细讲解每一种缴费方式以及需要注意事项。

一、 线上支付(最主流、最推荐)

这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方式,方便快捷,安全有保障。

1、核心平台:

学校官方网站的缴费系统(通常在教务处、财务处网站或学生事务大厅),学校官方推出的App(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App),官方授权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

2、具体操作流程:

登录平台: 使用你的学号和密码(通常是选课系统的密码)登录上述平台。

找到缴费入口: 在“财务缴费”、“学费缴纳”、“我的费用”等栏目下找到入口。

确认信息: 核对你的姓名、学号、应缴金额(包括学费、住宿费等)是否正确。

3、选择支付方式并付款:

网银支付: 需要你已开通网上银行,直接跳转到银行页面支付。

第三方支付: 最常用的就是微信和支付宝。平台会生成一个二维码,你用相应的App扫码支付即可。

手机银行App扫码: 系统生成一个二维码,你用对应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如工行、建行、农行等)扫码支付。

二、线下缴费操作方法

1. 银行柜台缴费

前往学校指定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告知柜员要缴纳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费,提供学校名称、学号和缴费金额,使用现金或银行卡完成支付,保留回执单作为凭证。

2. 银行转账/存款

获取学校官方银行账户信息(通常在录取通知书或缴费通知中),通过网银、手机银行或ATM将学费转入该账户,转账时备注“学号+姓名+学费”便于核对。

三、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缴学费注意事项

缴费时间:请务必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避免影响注册或选课。

缴费金额:可在学校官网、财务系统或迎新系统中查询。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缓交或助学贷款。

缴费确认:支付完成后请截图保存缴费凭证,以备查验。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福建厦门,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校区连同集美大学新校区嘉庚风格建筑一起荣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学院秉承集美大学百年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以应用型本科为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特长明显,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现设有13个教学系(院)、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在校生近1.6万人,累计培养毕业生6.2万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