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新高考各专业需要选考什么科目

2025-09-08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选科要求主要是面向历史类和物理类考生的,不同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不同。如果你即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关注学校最新公布的招生计划,那里会有最准确的选科要求信息。现在很多省份都是新高考模式,选科直接关系到你未来能报考哪些专业,所以选科时多了解心仪学校和专业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年份 大学名称 办学层次 首选科目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选科要求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英语 50201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市场营销 120202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国际商务 120205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健康服务与管理 120410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中医学 1005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针灸推拿学 1005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中医康复学 100510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中医骨伤科学 100513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护理学 1011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历史 助产学 1011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英语 50201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市场营销 120202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国际商务 120205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 120410 不限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生物科学 710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生物技术 710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医学信息工程 8071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09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80910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临床医学 1002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医学影像学 100203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儿科学 100207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口腔医学 1003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预防医学 1004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1004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中西医临床医学 1006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药学 1007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药物制剂 1007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临床药学 100703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中药学 1008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100806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医学检验技术 1010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医学实验技术 1010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医学影像技术 101003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康复治疗学 101005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卫生检验与检疫 101007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101008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中医学 1005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针灸推拿学 100502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中医康复学 100510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中医骨伤科学 100513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护理学 101101 化学
2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科 物理 助产学 101102 化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创于1953年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浙江中医学院成立,2000年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来校视察指导,先后四次对学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嘱咐学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在六十余年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求本远志”校训,形成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理念、“求真、求实”校风和“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