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陵科技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07-20

金陵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金陵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金陵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原则,在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进行。
第十四条 我校按照理工类、文史类、农科类和艺术类分类录取考生。对于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上海市、浙江省等省市,录取时按照当地招生主管部门政策执行。
第十五条 我校招生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或调档分数。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六条 我校招生实行按成绩、依照志愿录取。若批次投档完成生源不足,剩余计划公开征集,征集后仍未完成的计划调至生源充足的省份。
第十七条 江苏省外招生录取办法
1、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进行排序,采用“分数清”的方式,决定考生是否录取及所录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即对进档考生按分数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总分相同,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投档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按照英语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则文科按照语文投档成绩排序、理科按照数学投档成绩排序。
2、艺术类专业录取按文化成绩加省统考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总分相同,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第十八条 江苏省内招生录取办法
1、对进档考生按“等效分”进行排序,采用“分数清”的方式,决定考生是否录取及所录专业,不设专业级差。“等效分”= 进档考生的总分+等级加分。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按照等级进行加分:1个A+加4分,1个A加3分,1个B+加1分。
2、对“等效分”相同的考生,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投档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按外语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文科按语文投档成绩、理科按数学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文科按语文成绩(不含附加分)、理科按数学成绩(不含附加分)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则按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排序。
3、艺术类考生按投档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所得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若总分相同,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再相同,按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排序。
第十九条 我校各专业录取不规定男女生比例;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必须报考英语科目;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必须要具备英语基础;所有专业录取的新生入学后均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二十条 录取通知及公布:学校根据省级教育考试院的要求进行网上远程录取,并按照经省级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的录取新生名单填写录取通知书,直接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寄送被录取考生。录取结果将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渠道及我校招生信息网及时向考生公布查询。

金陵科技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智慧交通(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包装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眼视光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数字出版(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信息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古典文献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艺术与科技(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秘书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功能材料(本科)工学材料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动画(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动物科学(本科)农学动物生产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园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工学土木类
动物医学(本科)农学动物医学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网络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审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金融工程(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金陵科技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金陵科技学院简介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任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202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学校现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101.6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5.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8.5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55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今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60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等20个二级学院(部)。现有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会计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涉及经济学、文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66个本科专业,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园艺学、工商管理、设计学为“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学科为“市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物医学、古典文献学等2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动画、会计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一期工程专业,机械类、土木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等4个专业类为省级重点专业类,会计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等2个专业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旅游管理、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6个专业为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培育点。14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7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现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4个(含建设点) 。

学校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内培外引,努力构建一支“双师双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6人,双聘院士1人,聘请了国内外5位院士为学校荣誉(名誉)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1人,另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紫金人才计划”、南京市劳模等优秀人才 。

学校秉承“厚德兴业”的校训,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用得好、站得住、有作为、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专门人才。学校网络化课程建设一直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其中6门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4门慕课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58门在线课程在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上线。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扶持师生创业实践,“金科创客汇”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其中入驻孵化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3.4万余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坚持发展科技为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前瞻性新技术研发,以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全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近三年获得授权专利1300余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000余项,5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主动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高起点、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政产学研合作,建设有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科技平台76个,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科教服务、知识产权培训、法律援助等社会服务工作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学校荣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等奖项,农科教讲师团荣获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开拓全球化办学视野,搭建国际人才培养平台,提升国际合作办学能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自1995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荷兰、美国、英国、瑞士、爱尔兰、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高校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现有教育部批准的中美园艺(生物技术)、中澳软件工程、中英通信工程、中英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并先后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国家外国专家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

近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市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紧扣“两全”主题(全心育人育才、全力服务南京),坚持“两建”目标(高质量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深化“两化”战略(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