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重庆招生代码及专业代码是多少?如何查询?
2025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重庆招生代码的确定,为考生报考该大学提供了准确的指引。招生代码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识别学校的唯一标识,考生和家长务必准确记录和填写。在报考时,要综合考虑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招生计划、专业录取分数线以及自身的兴趣特长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报考方案。
2025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重庆招生代码及专业代码
院校招生代码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5037 | 物理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569 |
5037 | 历史 | 艺术教育 | 192 |
5037 | 历史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139 |
5037 | 历史 | 康复治疗技术 | 108 |
5037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519 |
5037 | 物理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567 |
5037 | 物理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550 |
5037 | 物理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590 |
5037 | 历史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 195 |
5037 | 历史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191 |
5037 | 物理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 594 |
5037 | 物理 | 软件技术 | 565 |
5037 | 物理 | 大数据技术 | 527 |
5037 | 物理 | 电子商务 | 517 |
5037 | 物理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533 |
5037 | 物理 | 艺术教育 | 593 |
5037 | 物理 | 动漫制作技术 | 588 |
5037 | 历史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126 |
5037 | 物理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586 |
5037 | 历史 | 电子商务 | 112 |
5037 | 历史 | 软件技术 | 166 |
5037 | 历史 | 学前教育 | 146 |
5037 | 历史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187 |
5037 | 历史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185 |
5037 | 物理 | 康复治疗技术 | 500 |
5037 | 物理 | 学前教育 | 541 |
5037 | 历史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168 |
5037 | 历史 | 动漫制作技术 | 189 |
5037 | 历史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164 |
5037 | 历史 | 大数据技术 | 131 |
2025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重庆招生代码查询
一、查询方法:
重庆教育考试院
步骤:登录【重庆教育考试院】官网,找到重庆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信息查询相关功能,在里面搜索查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25年在重庆招生的院校代码及各批次专业代码信息。
二、查询方法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官网
步骤:登录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院校官网,点击进入招生网,查询2025年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信息,找到所需的代码进行填报。
注意:招生计划表中的国标代码、教育部标准码等信息,不代表志愿填报代码。
2025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报考建议
优先核实代码权威性:2025年高考招生政策强调“代码动态调整”,考生需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招生计划手册》确认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最新代码,避免使用往年数据。
专业+院校省份:直接填报“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专业”组合代码,无调剂风险,但需核对专业选科要求(2025年理工类专业普遍限选物理+化学)。
关注新高考省份政策:若重庆为新高考省份,需注意“院校专业组”代码规则,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可能按选科要求拆分代码(如物理类组代码0852-1、历史类组代码0852-2)。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介绍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95年。2001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育部代码12755)。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重庆市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笔记本电脑基地人才培养院校、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美育实验学校。
学校自创建伊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办学思想,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得到长足发展。学校现有金龙、天城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726 亩,有教职工390人,其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的8人,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的60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96人。学校设有软件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影艺术学院、经贸学院、康养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设有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旅游等9大类、20个专业类的43个专业。各类在校生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