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七条 录取现场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高校招生考试委员会的政策方针以及生源地高招办的录取规则,严格执行招生计划。
第八条 学院2020年度共计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等7个省市自治区安排计划1520人,各地区录取批次、调档比例以当地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数据为准。
第九条 考生的外语语种不限。本院除英语外无其它语种课程。
第十条 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照顾录取条件的考生,其增加投档的分数计入总成绩;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第十一条 不执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录取过程中当考生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满额时转录其第二志愿专业。志愿专业均已录满时,同意调剂者,调剂至院内其它专业。不同意调剂的考生退档后转入后续志愿或院校间调剂录取。
第十二条 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不低于当年该省市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线。
第十三条 当专业报名人数严重不足时,已报考考生经征求意见后可调剂至其他志愿专业录取。
第十四条 体检信息表明患有色盲、色弱的考生不宜报考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类、食品检验类、药品生物技术类专业;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病毒携带者不宜报考食品类专业。体检标准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为依据。
第十五条 我院接收生活可自理的残疾考生。
第十六条 考生应依据高考招生政策独立填报志愿,咨询人员意见仅供参考,任何关于考生能否录取的预测,都不属于本校的录取承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宠物医疗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畜牧业类 |
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科) | 水利 |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食品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食品类 |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科) | 农林牧渔 | 农业类 |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药品生物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生物技术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法律文秘(专科) | 公安与司法 | 法律实务类 |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市政工程类 |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动物医学(专科) | 农林牧渔 | 畜牧业类 |
畜牧兽医(专科) | 农林牧渔 | 畜牧业类 |
园林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林业类 |
园艺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农业类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情况一般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1-2周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和录取批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一、不同批次录取时间安排
我国高校录取按批次进行,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的公布时间逐步延后:
提前批(军事、艺术、体育等特殊院校):通常在7月上旬公布录取结果。
本科批:多数省份在7月15日前后开放查询。
征集志愿:一般安排在7月20日至8月初。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最晚,大部分省份在8月10日-20日之间发布。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简介
永定河畔,长阳稻田。1957年,刘少奇同志亲自撰写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传达党中央关于“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做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的要求,学校前身——北京青年农场应运而生。毛泽东主席侄女毛雪英、张闻天之子张宏生等70多名老一辈革命家子女与2000多名知识青年,投入到火热的劳动生产中。1958年,青年农场改设为北京农业技术学校,彭真、贺龙、聂荣臻、杨尚昆四位老一辈革命家联合题词“鼓足干劲,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加强锻炼,提高政治觉悟”,为学校注入了原始的红色基因。2001年至2004年,北京市农业学校、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和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相继合并组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立地顶天,追逐梦想。学校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拥有长阳、香山、清河、北苑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1.22公顷,建筑面积30.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97亿元。作为北京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牢记农业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和“立德、修业、求知、笃行”的校训精神,坚守红色基因、农业基因、职教基因,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源源不断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首都气派、工匠精神、担当自信的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奋进在高等农林职业教育前列。2006年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1年国家级示范校验收获“优秀”。特别是近年来,突出服务大国首都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打造了都市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成为农业职教领域的靓丽名片,获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科技部星创天地首批授牌建设单位。入选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和第六届“中国高职50强”。
以农为先,特色鲜明。学校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发展需要,设置园艺园林、动物科技、食品与生物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商务与管理、智慧农业工程、通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8个二级学院,面向京内外招生,拥有全日制在校生7200余人。瞄准国家“三农”发展重大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动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及时跟进对接北京乡村振兴和都市农业产业升级,形成了与都市农业产业契合度高、总体规模适合、布局结构合理的园艺技术、动物医学、食品安全、水利工程、智慧农业、现代服务、农村经营管理7个专业集群。先后荣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菜篮子”工程叶菜项目连续两届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
匠心为美,钟灵毓秀。学校大力推动强师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799人,其中教授47人,高级职称占比59%,“双师”占比94.5%。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1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和杰出教师各1人、全国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1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及教学名师、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55人 。
立地顶天,大爱育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分类施教”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用心用情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先立地、再顶天”“根扎最深处、心向最高处”的成长理念,做到脚踏实地、苦练硬功,增强本领、奉献社会。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各类奖项563项,获奖学生达1500余人,其中国家级奖项45项。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特等奖5项、金奖21项,位居首都高校前列。2名学生分别获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和2023年首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校企合作、携手共赢。学校践行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卓越新才。校内实践场所建筑面积53631平方米,建有食品安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彩林示范园、畜牧兽医实训园、绿色科技示范园等4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以及景观营造综合实训室、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心、动物医院等170个教学实验(训)室。纳入教育部“园林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水利水电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监测体系平台;入选教育部国家百所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校政合作成立农业中关村园区市域产教联合体、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联盟,校企合作组建京林园林工程师学院、首农园艺工程师学院、北京排水集团给排水工匠技师学院、清河水利建设工程师学院和智慧农业专业群现场工程师学院,连同430个校外校企合作基地,实现了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携手共赢的发展格局。
扎根首都,服务京郊。学校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北京科技小院和南繁基地,擦亮科技推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市委农工委党校和市农广校独特办学优势,着力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全力推进科技项目带动、科技人才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三大计划,把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辐射到广阔农村。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21项,科技成果超过1500个,科研与社会服务贡献度在全国1432所高职院校中位居第45位。先后获批中央组织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农业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是北京高校“引智帮扶”联盟理事长单位,荣获北京市脱贫攻坚集体嘉奖单位和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单位称号,被誉为“京郊人才培养的摇篮”。
走向世界,开放交融。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积极发挥现代都市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与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农业大学、德国宁堡农学院、韩国富川大学等27所职业院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在泰国设立海外分院,在俄罗斯设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和非洲国家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境外办学案例入选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催生新作为。学校将以**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将**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坚持以红色基因为魂、以农业基团为根、以职教基因为本,立足新农职,服务强国建设;立足京西南,服务京华大地;立足大农业,服务美好生活,努力把学校建成都市农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高等农业职业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