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旅游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07-17

四川旅游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四川旅游学院录取规则:

四川旅游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原则和办法
第八条 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监督”的原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以考生成绩和填报的志愿为主要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九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提档比例原则控制在招生计划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条 学校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国家政策性加分或降分后形成的投档成绩。
第十一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原则:
1.学校在专业安排时,不设专业级差,按“分数清”的方式安排专业,即以投档分数优先方式、结合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2.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若计划未完成则按照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在同一批次线上征集志愿,如征集志愿仍不能完成计划,则将剩余计划撤回。
3. 对于试点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计划投放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按照所在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选考科目和录取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1.成绩认定:我校认可各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的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
2.填报我校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在文化、专业成绩均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控制分数线后:
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要求四川省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省控线上10分(含10分),进档考生按专业投档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按各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投档方式,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其余艺术、体育类专业四川省考生在进档后按专业投档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按各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投档方式,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3.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若计划未完成则按照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在同一批次线上征集志愿,如征集志愿仍不能完成计划,则将剩余计划撤回。
第十三条 外语类专业限招英语或本专业语种;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慎重。
第十四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我校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矫正视力(戴上眼镜)达到4.8(含4.8)以上的考生均可报考烹饪和食品类专业。
第十五条 录取与入学:
1.被我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由我校招生就业处向考生发放由校长签发的录取通知书。
2.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新生未经同意逾期14天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3.新生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考生须诚实守信, 凡复查不合格的,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四川旅游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体育旅游(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工艺美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休闲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酒店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酿酒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工学土木类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贸易经济(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四川旅游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四川旅游学院简介

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内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2018年学校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计划基地”,2021年9月学校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肩负“强旅报国”的历史使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中国优秀饮食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占地面积1008亩。学校将峨眉、青城、九寨、黄龙、岷山、岷江、乐山大佛、都江堰等风景名胜浓缩进校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休闲美食文化园,形成校园在景区,景区在校园的独特格局,课堂与实景无缝对接,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学校建有攀岩运动场、休闲运动综合训练馆、中国唐球练习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等休闲运动体育设施,建有能够满足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建成教学、科研、竞赛、双创、培训、观光、休闲、美食、健身“九位一体”的格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校训,激励着川旅师生知行合一,行稳致远;“坚毅笃行,精专创新”的学校精神,指引着一代代川旅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多人。设有烹饪学院、食品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大数据与统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其中,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是我校与希尔顿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建立的全球第二家学院。学校开设有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风景园林、商务英语、物流工程等31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同时开办有中西烹饪、高尔夫等特色专科专业。

学校建有川菜发展研究中心、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11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2011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地厅级科研平台,在川菜、旅游研究方面的竞争优势明显。有全国最大的餐饮人才实训基地“烹饪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优秀“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餐繁荣基地2个省级教学实训平台。有烹饪科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校川菜工业化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川藏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中华饮食文化学院、欧美饮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创新创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等省级研究机构;有美食与旅游文化普及基地、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基地等省、市社科研究平台;有山地旅游研究院、金龙鱼国际烹饪研究院、川菜特色调味品研究院、利和味道四川旅游学院联合川调研究院、火锅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马铃薯深加工研究所、龙泉山民宿研究院等校企共建的研究机构;有食品加工与检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部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乡村休闲旅游研究设计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红色文化教育学院等科研教学机构。学校是教育部餐饮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餐饮教育委员会主席单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及国际教育分会主席单位,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117万册,电子图书70万余册,各类数据库资源20个;先后购买有CNKI、万方、维普、寻知等中外文全文数据库和电子借阅系统。馆舍面积18000平方米,设有电子阅览室、现刊阅览室、特藏书阅览室、读者研修室、共享阅读空间及多个流通书库。

现有教职工近10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4.5%,博士占比25%。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国家级人才7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计划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天府峨眉计划专家、天府青城计划专家,天府工匠、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教指委委员,四川省乡村旅游培训、规划策划专家、文化和旅游专家、旅游青年专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四川工匠、三八红旗手、教学名师省级专家人才100余人;中国食品安全专家、非遗专家、烹饪大师、烘焙大师、天府名厨、成都川菜烹饪青年名厨、驿都工匠等行业知名专家人才40余人。

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立项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特色、优势、应用型示范、综合改革试点”等专业14项;立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宏志助航课程3门,教育部能者为师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应用型示范、精品在线开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思政示范”等课程共73门,省级虚拟教研室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各类特色实验实训室180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214个,获省级新工科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项;获7项省政府教学成果奖。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与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格鲁吉亚等国家(地区)的3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长期与新加坡、阿联酋、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合作,开展海外实习就业项目。学校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参与东盟旅游教育合作;加入欧盟伊拉斯谟+高等教育能力提升项目可持续旅游人才,成为国内仅有的4所项目院校之一。学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与法国EPF工程师学院合作,举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开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校与希尔顿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建立全球第二家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端酒店管理人才。

学校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坚持产教融合。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厅局以及雅安、资阳等20余个地市州人民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省旅投、省商投等近100个企业及相关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大量协同育人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先后为地方(行业)制定标准14个,为省市政府制定旅游、川菜、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咨询建议20余项。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植根四川、面向旅游,立德树人,强旅报国,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的定位明确,教学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全校师生凝聚智慧、改革创新,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