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07-17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录取规则: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根据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的要求,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的成绩为依据。继续深入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条 学校调阅各省(区)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10%~120%的比例范围内,同时根据各省(区)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
第十一条 未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自治区或批次,实行“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原则。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自治区或批次,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第十二条 对进档考生,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安排原则。为满足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各专业计划数根据生源情况可适当调整。考生一旦被录取将不予退档换录。
第十三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有关加分与相关降分的政策规定,并计入总分进行录取。
第十四条 我校认可各招生省份艺术类联考(统考)成绩或艺术考生在该省其他院(系)取得的艺术专业成绩。
第十五条 各专业均无男女比例及民族成份要求。身高要求:空中乘务专业(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女生身高不低于160cm);高铁乘务专业(男生身高不低于168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8cm)。
第十六条 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处的有关规定办理,与应届生同等对待。
第十七条 录取体检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 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录取进度和结果将会及时公布在校园网上,录取通知书以特快专递方式发放。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应用泰语(高职本科)教育与体育语言类
应用日语(高职本科)教育与体育语言类
应用英语(高职本科)教育与体育语言类
学前教育(高职本科)教育与体育教育类
环境艺术设计(高职本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工艺美术(高职本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旅游管理(高职本科)旅游旅游类
现代物流管理(高职本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高职本科)财经商贸经济贸易类
大数据与会计(高职本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医养照护与管理(高职本科)医药卫生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高职本科)医药卫生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康复治疗(高职本科)医药卫生康复治疗类
信息安全与管理(高职本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大数据工程技术(高职本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工程(高职本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汽车服务工程技术(高职本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高职本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汽车工程技术(高职本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机器人技术(高职本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装备智能化技术(高职本科)装备制造机电设备类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高职本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高职本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工程造价(高职本科)土木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类
智能建造工程(高职本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建筑工程(高职本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简介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建于2005年3月,2018年12月由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19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学校选择非营利性办学,秉承“明德、厚学、维新、笃行”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设崇左、空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683.62亩,建筑面积89.53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共2.8万余人,教职工1721人,其中专任教师1428人,兼职兼课教师58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7.4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1.5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3.34万册,电子图书148.16万册。学校打造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已实现5G无线网络全覆盖。希沃课程教学平台、信息化诊改平台等各类平台全面打通,实现教学和学习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教学环境。

学校设有智能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文化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了27个四年制本科专业、23个两年制本科专业和53个专科专业,构建智能产业、康养服务产业、东盟边贸产业和旅游工艺产业等四个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成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现代物流等39个实训基地569间校内实验实训室。学校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1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7个,广西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试点专业3个,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3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2个,广西民族艺术(花山岩画)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学校以“爱党、爱国、爱人民”“学知、学技、学做人”“争气、争先、争光彩”和“出则为工为商,入则为学为教”的育人理念,采取“通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十继续教育”和将“企业引入校园、技术引入教材、产品引入课堂、大师引入教室,学校融入园区、教师融入企业、教学融入车间、学生融入岗位”的教学模式,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培养围着需求转”。按“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五创”精神,设立“团结、健康、智慧、活泼”的职业化班级管理制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按文化校园、技能校园、健康校园、创业校园、大美校园、和谐校园的目标建设校园文化。自创《心灵的方向》等系列校园文化歌曲,举办技能活动月、文化艺术节、逐羊大讲堂等文化品牌活动,建有数字化党史教育馆、红木博物馆、玉石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和在国家AAA级景区校园内建有女娲补天、飞龙在天、文化百家林等数十处富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景点,以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学生。“文化百家林”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特等奖。学校荣誉.pdf

办学以来,学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83.25%,用人单位满意度96.85%。近三年连续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广西“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将办好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人民满意的职业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