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07-16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执行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录取政策和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应达合格要求。

第十三条 普通高考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录取。统考科目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科目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高的考生。普通类、单列类考生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理工优先录取数学、理综、语文分数高的考生,文史优先录取语文、文综、数学分数高的考生;民语言类、双语类考生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理工优先录取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民族语文;文史优先录取语文、文科综合、数学、民族语文;三校普通类和单列类考生优先录取顺序为语文、数学、政治理论;五年制应用本科(3+2培养模式)只录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第十四条 单独招生、直升专的录取分别按照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单独招生考试实施方案、直升专考试实施方案中相关要求执行。

第十五条 对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和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根据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有关规定予以照顾,照顾幅度依据当地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无外语限制,但新生入学后学院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七条 招生专业原则上不限制男、女生比例,往届生与应届生录取时同等对待。

第十八条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招生期间适当调整招生人数并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环境监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畜禽智能化养殖(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风景园林设计(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药品质量与安全(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药品生产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商务英语(专科)教育与体育语言类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服务类
民政服务与管理(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类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旅游旅游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商务管理(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经济贸易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软件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水利工程(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工程造价(专科)土木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科)财经商贸经济贸易类
水产养殖技术(专科)农林牧渔渔业类
动物医学(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畜牧兽医(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园艺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昌吉州合作干部学校,2000年升格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6月,教育部批准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成为新疆首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并于2009年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学校是新疆首批“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应用本科人才”试点高职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先进关工委集体”“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和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是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长期位居全国涉农高职院校前列,是新疆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学校占地面积6000余亩,设有昌吉校区和乌鲁木齐校区,交通便利,均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高铁站30公里交通圈内。乌昌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上市公司及规模以上企业云集,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广大学子实习、就业“双基地”。

学校在校生15000余名。校园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文化气息浓郁,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成长成才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80余名,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家众多。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4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2人、杰出教师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教育部最美思政课教师1人,农业农村部先进个人2人,新疆“天山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2+5”重点人才计划等70余人。在全国和自治区各级各类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00余项。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动物科技学院、生物科技学院、园林科技学院、粮油食品及物资储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广电数字媒体学院、财经学院、商贸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5个学院。服务新疆乡村振兴、聚焦“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四大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设置15个专业群、开设45个专业。是国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主持5个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骨干专业16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建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培育基地。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和丰富的图文信息资源。建有“数字融媒体双创基地”“农产品商贸物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东泉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培训基地”“现代种业、畜牧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四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有动物医院、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建立顶岗实习与就业“双基地”1000余家。深化产教融合,深度合作头部企业30个,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78个、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型实验室141个,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72个。创新实施“混合投入、深度共建、利益共享、融合培养”实体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共建实质运行的特色产业学院5个。建成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技能大师参与的工作室44个、教育部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立项省级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12个。依托校企科研平台开展项目研修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了全国知名的“一轮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联合政、行、校、企、科技园区共建覆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16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建“亚欧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平台。学校选育并审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瓜菜新品种10个,参与玉米等新品种选育31个,审定授权专利118项,制定地方标准9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16项。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等5项。

学校积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和学校现代农牧类专业优势,牵头成立丝绸之路亚欧院校(职教)联盟,参与发起中巴农林产教合作委员会,截至目前与20多家海外院校、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建设国际化课程16门,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建立蔬菜育苗示范基地和现代种业科技示范园区。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较高国际化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首批“农业涉外培训教学基地”。

学校牵头组建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农业等5个全国农业职教集团及全国职业院校巩固扶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牵头昌吉州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建设,构建形成“国家-自治区-地州”三级职教集团化办学格局,依托职教集团创新服务平台,深入农业重点产业腹地,在全疆构建新技术示范服务与培训网络体系。学校年培训农牧民3万人次以上,累计推广棉花、水稻、玉米等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模式近百万亩,带动10余万户农民脱贫致富。学校聚集新疆工作总目标,果断决定“南下”,先后整体托管喀什地区莎车县、疏附县、和田地区洛浦县4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创了托管帮扶新模式。与和田洛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学校”。“北上”阿勒泰,与地区行署签署合作协议,在科技服务、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合作,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学校以“润德砺能 和以至善”的校训,“知行合一 耕读人生”的校风,“进德修业 爱洒绿洲”的教风,“敦品强技 和美竞进”的学风,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成长成才,造就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学校的办学得到了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疆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头版头条报道学校的特色办学情况 。

60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守立足新疆、服务“三农”办学定位;秉承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体制,走出了一条“三农”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起点上,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知农爱农兴农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己任,紧抓自治区教育强区、农业强区、人才强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主动适应以生物育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对一线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坚持“德育为先、人人成才,产教融合、科技赋能”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三农’、放眼全国、服务新疆”的总体定位,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保供,锚定新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区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新疆“三农”一线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示范推广和研发中心,农业农村各级各类实用人才的培训高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