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的画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勾勒的画面是:潮水渐涨,与两岸堤岸平齐,使得江面愈发显得宽阔无垠;正值顺风之时,一叶白帆宛如悬挂在江天之际。
这句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全诗如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如下:我独自漂泊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间。潮水上涨,使得两岸更加开阔;顺风吹来,白帆恰巧高高悬挂。夜幕将尽,海上迎来了旭日东升;新春未至,江中已透露出春意盎然。家书已经寄出,将会送往何方?期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它带到洛阳之边。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在吴楚之间游历,被江南的清丽山水深深吸引,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创作了一些赞美江南山水的佳作,其中《次北固山下》便是最为著名的一首。这首五律诗最早收录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它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由楚入吴,沿江东行的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心中有所感触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