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

2025-04-01

当阳光洒在香炉峰上,紫色烟霞冉冉升起,远远望去,瀑布如同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小编特此找到了这首诗的原文与译文供大家欣赏。

原文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烟霞,远观瀑布如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瀑布从高崖上飞腾直落,仿佛有数千尺之高,令人怀疑那是银河从天而降,落入人间。

写作背景

李白年约五十时,自江陵南下,经过岳阳,继续南行,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然而,在洞庭湖泛舟之际,却遭遇不幸,与他一同从蜀地而来的旅伴吴指南突患重病身亡(或遭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欲绝,伏在友人身旁,嚎啕大哭,泪水哭干后,继而泣血。他哭得如此悲痛,连路人都为之动容落泪。旅途中遭遇如此不幸,实属无奈,李白只得将吴指南暂时安葬在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旅结束后,再来迁葬友人的遗骨。就这样,李白来到了庐山,并在此创作了那首广为传诵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为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他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少年时期的学习范围广泛,不仅研读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史名著,还涉猎诸子百家之书,并且“酷爱剑术”。他信奉道教,思想超脱尘世,同时又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作的诗歌留存甚少,但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李白大约在二十六岁时离开蜀地东游。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前往长安,寻求政治前途,却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他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参与草拟文件等工作。然而,不满两年,他便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日臻成熟。此后11年间,他继续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涯,以诗酒自娱”。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重新获得朝廷的重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相识,结为好友,次年分别后便再未相见。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平定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壮志应邀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囚禁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中,不久后被流放至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以返回,当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他听说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于是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却因病半途而废。次年在其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家中病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