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中外合办分数线 2025多少分能录取
2025想要上上海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一般考生需要达到或超过当地本科批次线。由于每年分数线会有所变动,建议考生密切关注上海大学中外合作专业的最新招生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报考。以下是上海大学2022-2024年中外合作办学分数线,供2025报考参考。
上海大学中外合办分数线(2025参考)
2024上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分数线【全国】
上海大学2024年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中外合作办学
| 省市 | 普通一本 | ||
| 文(不限/历史) | 理(物+化) | 综改(物) | |
| 北京(中外合作) | 612 | - | - |
| 河北(中外合作) | - | 596 | - |
| 山西(中外合作) | 548 | 570 | - |
| 内蒙古(中外合作) | 540 | 556 | - |
| 江苏(中外合作) | - | 597 | 606 |
| 安徽(中外合作) | 604 | 607 | 605 |
| 福建(中外合作) | - | 613 | - |
| 江西(中外合作) | 591 | 591 | 590 |
| 河南(中外合作) | 577 | 592 | - |
| 湖北(中外合作) | - | 601 | 591 |
| 湖南(中外合作) | - | 578 | 587 |
| 广东(中外合作) | - | 606 | - |
| 广西(中外合作) | 585 | 576 | 591 |
| 重庆(中外合作) | 578 | - | 598 |
| 四川(中外合作) | 577 | 603 | - |
| 贵州(中外合作) | 584 | 566 | 591 |
| 云南(中外合作) | 608 | 574 | - |
| 陕西(中外合作) | 571 | 581 | - |
| 甘肃(中外合作) | 570 | 567 | 574 |
| 新疆(中外合作) | - | 496 | - |
| 备注:1.录取末位同分考生时还需按招生章程规定依次比较单科成绩,确定录取结果;2.表中最低录取分不含征集志愿;3.单列组含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管理专业。 | |||
| 附表一:浙江省最低录取分一览表-中外合作办学 | ||
| 专业名称 | 选考科目 | 最低录取分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45 |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46 |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48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47 |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39 |
| 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4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48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29 |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35 |
| 附表二:山东省最低录取分一览表-中外合作办学 | ||
| 专业名称 | 选考科目 | 最低录取分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598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00 |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596 |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590 |
| 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0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604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578 |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和化学 | 577 |
2023上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分数线【全国】
上海大学2023年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
| 省市 | 普通一本 | 国家专项 | 高校专项 | 民族预科 | |||||
| 文(不限/历史) | 理(物/化) | 综改(物+化) | 文 | 理(物) | 综改(物+化) | 理(物) | 文 | 理 | |
| 上海(专业组1) | 554 | ||||||||
| 上海(专业组2) | 544 | ||||||||
| 上海(专业组3) | 538 | ||||||||
| 上海(专业组4) | 542 | ||||||||
| 上海(专业组5) | 542 | ||||||||
| 北京 | 623 | 629 | |||||||
| 北京(中外合作) | 614 | - | |||||||
| 河北 | 605 | 616 | 605 | 610 | |||||
| 河北(中外合作) | - | 585 | - | ||||||
| 山西 | 555 | 586 | |||||||
| 山西(中外合作) | 517 | 549 | |||||||
| 内蒙古 | 567 | 546 | |||||||
| 内蒙古(中外合作) | 555 | 533 | |||||||
| 辽宁 | - | 640 | |||||||
| 吉林 | 532 | 555 | 542 | ||||||
| 黑龙江 | 521 | 562 | 568 | 550 | |||||
| 江苏 | 601 | 637 | 632 | 621 | |||||
| 江苏(中外合作) | - | 613 | 612 | ||||||
| 浙江 | 见附表一 | 641 | |||||||
| 安徽 | 583 | 615 | 595 | ||||||
| 安徽(中外合作) | 575 | 596 | |||||||
| 福建 | 606 | 623 | - | 612 | |||||
| 福建(中外合作) | - | 596 | 591 | ||||||
| 江西 | 597 | 606 | 593 | 595 | |||||
| 江西(中外合作) | 592 | 589 | |||||||
| 山东 | 见附表二 | 604 | |||||||
| 河南 | 620 | 609 | 614 | 603 | |||||
| 河南(中外合作) | 611 | 594 | |||||||
| 湖北 | 601 | 626 | 626 | 611 | 610 | 599 | |||
| 湖北(中外合作) | - | 603 | 598 | ||||||
| 湖南 | 604 | 616 | 614 | 604 | 600 | 599 | |||
| 湖南(中外合作) | - | 598 | 592 | ||||||
| 广东 | - | 611 | 588 | ||||||
| 广西 | 597 | 584 | 558 | ||||||
| 广西(中外合作) | 588 | 560 | |||||||
| 重庆 | 585 | 583 | 592 | 589 | 559 | 573 | |||
| 重庆(中外合作) | - | 572 | - | ||||||
| 四川 | 579 | 621 | 602 | 609 | 534 | 562 | |||
| 四川(中外合作) | 576 | 598 | |||||||
| 贵州 | 612 | 572 | 575 | 573 | 562 | 547 | |||
| 贵州(中外合作) | 597 | 543 | |||||||
| 云南 | 604 | 595 | 586 | 551 | 582 | 494 | |||
| 云南(中外合作) | 594 | 574 | |||||||
| 西藏(B类) | 537 | 508 | 525 | 546 | |||||
| 西藏(A类) | 399 | 377 | 404 | 363 | |||||
| 陕西 | 598 | 583 | 570 | 522 | 541 | - | |||
| 陕西(中外合作) | 572 | 560 | |||||||
| 甘肃 | 566 | 522 | 537 | 526 | 517 | 458 | |||
| 甘肃(中外合作) | 547 | 465 | |||||||
| 青海 | 498 | 487 | |||||||
| 新疆 | 549 | 515 | 496 | 486 | 463 | 400 | |||
| 新疆(中外合作) | - | 495 | |||||||
| 新疆(南疆单列) | - | 509 | |||||||
| 新疆(定向喀什) | 528 | 477 | |||||||
| 港澳台侨联招 | 568 | 562 | |||||||
| 备注:录取末位同分考生时还需按招生章程规定依次比较单科成绩,确定录取结果;表中最低录取分不含征集志愿。 | |||||||||
浙江省最低录取分一览表-中外合作
| 代号 | 专业名称 | 选考科目 | 最低录取分 |
| 5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45 |
| 6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45 |
| 7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49 |
| 1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46 |
| 16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40 |
| 17 | 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42 |
| 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50 |
| 21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38 |
| 22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637 |
山东省最低录取分一览表-中外合作
| 代号 | 专业名称 | 选考科目 | 最低录取分 |
| 16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601 |
| 6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02 |
| 70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596 |
| 71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589 |
| 72 | 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03 |
| 8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608 |
| 89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584 |
| 90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596 |
2022上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分数线
上海大学2022年各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
| 省市 | 普通一本 | ||
| 文(不限/历史) | 理(物/化) | 综改(物+化) | |
| 北京(中外合作) | 612 | 589 | |
| 河北(中外合作) | - | 579 | - |
| 山西(中外合作) | 550 | 541 | |
| 内蒙古(中外合作) | 518 | 526 | |
| 江苏(中外合作) | - | 584 | 576 |
| 安徽(中外合作) | 581 | 576 | |
| 福建(中外合作) | - | 585 | 572 |
| 江西(中外合作) | 577 | 564 | |
| 河南(中外合作) | 572 | 585 | |
| 湖北(中外合作) | - | 571 | 565 |
| 湖南(中外合作) | - | 579 | 558 |
| 广西(中外合作) | 584 | 535 | |
| 重庆(中外合作) | - | 574 | - |
| 四川(中外合作) | 586 | 578 | |
| 贵州(中外合作) | 607 | 506 | |
| 云南(中外合作) | 632 | 574 | |
| 陕西(中外合作) | 574 | 557 | |
| 甘肃(中外合作) | 511 | 510 | |
| 新疆(中外合作) | - | 512 | |
备注:录取末位同分考生时还需按招生章程规定依次比较单科成绩,确定录取结果。
2022年上海大学各专业分数线【上海】
| 科类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一本线 | 录取最低分 | 录取平均分 |
| 004 | 悉尼工商学院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43 | 545 |
| 004 | 悉尼工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43 | 545 |
| 004 | 悉尼工商学院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43 | 546 |
| 003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与里斯本学院联合培养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5 | 538 |
| 002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里斯本学院联合培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9 | 544 |
| 002 |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与里斯本学院联合培养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8 | 538 |
| 002 | 悉尼工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8 | 540 |
| 002 |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9 | 541 |
| 002 |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8 | 540 |
| 002 |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 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538 | 541 |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SILC):成立于1994年,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合作,是国内最早的中外合作商学院之一。学院通过AACSB认证,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采用4+0和1+3的模式引进UTS学位教育,双学位及境外学位教育。
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UTs)合作,开创了中国与欧盟国家合作办学项目的先河。学院推行“全程本地化”和“中法双校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于2014年,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是上海市政府为振兴上海电影产业重点建设的国际电影人才培养项目。学院引进北美电影工业教育模式,开设电影制作等7个专业。
上海大学里斯本学院:于2022年获批,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联合创办,是中葡两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在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三个学科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深度科研合作,培养通晓英葡双语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上海大学与法国让·穆兰里昂第三大学合作举办社会学(可持续发展方向)硕士项目:旨在立足上海及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培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端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