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05-17 08:23

2022届新乡市高三三模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向来研究音乐审美。

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梳理,不可避免从历时性的角度来挖掘古代音乐作品的思想根源。

中外哲人都曾阐明音乐与哲学间的互利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那么音乐则比诗更哲学。”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作为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欣赏音乐的认识活动不能囿于宗教信仰的神学笼罩,也不能停留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是关注“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

音乐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其内涵于今日,则更加明晰深刻且具体:“天地万物都同音乐一样,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正如米盖尔海夫纳所说,音乐,乃是“通向哲学的一条特殊道路”。

在中国人长达千年的对于“美”的描绘与求索历程中,素有以音乐之美及音乐审美规律为中心议题的价值论探讨——“乐道”,即用哲理运思的方法管窥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和边缘延展。欣赏乐曲、参悟乐道,实则就是将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只有“志之所之、言之所发”,才符合“乐道”的规律,也唯有此,才能真正诱发创作者和欣赏者内心的深思与灵感,虚静与狂迷。

在古人看来,“德音”才能称之为“乐”。音乐对行为与性格的作用效能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乐教”的追求中,因此成为我国古代先哲最早认识并不断加以论证的音乐心理美学命题之一。

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了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成人之用。孔子认为,音乐才是超越诗教、礼教的限制,形成君子人格的最后阶段,能够在心理上塑造、规劝人的行为,陶铸为完美人格并使其由衷地认同这种秩序和情感,形成习惯性自律。孟子强调了蕴含仁爱思想的音乐——仁声在感化人心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乐教所具有的能够浸透人的心脾、对人的性格形成如沐春风般塑造功用的举证在儒家诸贤的思想中不乏其例。

《乐记•乐本》有关于“乐”通过声音产生,表达情绪的记载,认为“乐”是人内心的情绪抒发。音乐是人的情绪到达某一特定程度后有感而发的,也便因此拥有记录情绪的功能,能够引起听者某种情绪的共鸣。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音乐哲学家贝里尼通过测量人的情绪体验,正式提出了诱发理论。在现阶段有关音乐诱发情绪研究成果中,有七种机制被证实具有解释音乐如何引起听众情绪的作用和能力。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为音乐情绪方向的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通路。

(摘编自李海燕《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 音乐是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搭配着音乐。

B. 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不应关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应关注其本质属性、存在方式等的哲理运思。

C. 作为一门结合了音乐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心理美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审美。

D. 在有关音乐诱发情绪研究成果中,七种机制的证实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结构清晰严谨。

B. 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和米盖尔海夫纳的话,论证音乐产生于哲学却高于哲学的观点。

C. 文章用孔子、孟子的观点,佐证了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D. 文章论证的逻辑性、概括性极强,观点鲜明,论据兼具古今中外,使论证更为严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必要的梳理,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挖掘了古代音乐作品的思想根源。

B. 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的音乐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

C. 古人推崇“天人合一”,把音乐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因此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

D. 《乐记•乐本》认为,音乐能引起听众的某种共鸣,而贝里尼诱发理论就是研究音乐如何诱发听众的情绪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洱海银鱼和西太公鱼均属于外来鱼种。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繁殖适应性调节能力、生长速度快,挤占了其他鱼类生存空间,破坏了洱海生态平衡。为有效控制银鱼、西太公鱼种群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每年定期对洱海银鱼,西太公鱼实施生态治理,减轻水体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

洱海银鱼生态治理始于2015年,随着西太公鱼种群数量的增加,自2018年开始增加对西太公鱼的治理。2020年生态调控时间为8月10日~10月24日,实际共实施了73天。其间,共出动15742船次,捕获西太公鱼约739.258吨,银鱼约427.684吨。

如图1所示,银鱼在9月15日当日总产量达9220公斤后上升趋势减缓,日产量最高为9月25日达9905公斤;西太公鱼8月17日~9月15日日产量均低于8000公斤,9月16日达12819公斤,日产量最高为10月12日达29820公斤,10月13日~23日产量基本稳定。

图片

图片

根据图2,喜洲镇银鱼总产量为382026公斤,太和办银鱼总产量为60公斤,喜洲镇银鱼总产量为太和办的6367倍。上关镇西太公鱼总产量为236034公斤,双廊镇西太公鱼总产量为15725公斤,上关镇西太公鱼总产量为双廊镇的15倍。

(摘编自《2020年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调查分析》)

材料二:

为有效控制银鱼、西太公鱼种群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和恢复洱海生态环境,大理市从8月10日起至10月8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

在生态调控期间,大理市严格实行洱海渔船一船一牌一证制,持证渔民可在特许时间内入海开展生态调控,渔民在捕捞时除可使用银鱼丝网、西太公鱼捕捞用一层丝网外,禁止使用其他渔具。

据了解,为确保今年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顺利实施,大理市洱管局在2019年《方案》的基础上编写2020年《方案》,对《方案》内容进行较大调整和完善。同时,邀请沿湖渔民代表和乡镇分管领导等人员就今年《方案》中渔民最关心的事项进行专题座谈。

大理市洱管局还编制了《关于加强对洱海银鱼和西太公鱼生态调控期间渔船集中停放点管理的通知》等数份指导文件,并分别发放到镇、街道办、村社及沿湖渔民,共发放4100余份。并根据今年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大理市洱海渔业生态调控、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书》。

(摘编自《大理市开展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

材料三:

大理市州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的攻坚战,政府和企业联动,干部和群众连心,共同推动洱海主要水质指标总体向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

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必须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我们必须妥善地处理好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从细处、实处、深处落实好环保举措,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只是云南洱海,全国各地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纷纷按下绿色发展的快进键:长江大保护、更加生机勃发,塞罕坝松林成海、绿意无边,祁连山解脱束缚、重现活力,秦岭群峰逶迤、鸟语花香……

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必须统筹好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今在洱海地区,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这既是为保护洱海,也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清醒看到,虽然洱海水质逐渐向好,但治理成效还不够稳定,依然会偶有少量蓝藻聚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美丽中国必将渐成现实。

(摘编自杨文明《洱海保护见证高质量发展》)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洱海银鱼和西太公鱼生长速度快、繁殖适应性调节能力强,对洱海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当地对其实施生态治理。

B. 根据图1可知,银鱼和西太公鱼产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银鱼日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西太公鱼日产量变化趋势较大

C. 洱海周边各地的银鱼,西太公鱼的产量不同,特别是银鱼的总产量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这说明洱海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D.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云南大理洱海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见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了列数字、列图表、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得文本条理清晰、准确科学、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 材料二详细列举了大理开展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决策的指导性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 材料三开头指出云南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在政府、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成效,结尾又指出其不足,体现了辩证思想。

D. 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不同角度对大理开展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进行了阐述,都谈及大理的生态治理对当下的意义。

6. 材料三对大理洱海的生态治理理念进行了高度评价,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具体内容,谈一谈大理是如何贯彻这些具体的生态治理理念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大梦(节选)

杨献平

一个从未来过的人,在火车上睁开眼睛,一色的黄——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黄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

陕北的黄,是集中的黄,悲愤的黄,绝望的黄,生存的黄,战争的黄,沉默的黄,飞奔的黄,苍天的黄,大黄的黄,黄天的黄,黄种人的黄,黄帝的黄,黄河的黄。黄得层层叠叠,上下齐黄。黄得丰润,里外冒浆。越是接近,步步河山之间,耳边似乎有连绵的涛声传来,先是汹涌澎湃,雷声轰隆,渐而静默无声,宛若处子。

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土腥味,尽管是五月,干裂的灰尘及其强大的气息依旧明显,看不见的虫子一样蜂拥,呼吸也有些阻隔。慢慢也觉得身体开始发脆,毛囊开始收缩。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水汽,很甜,但很硬,有些滋润,也有些粗糙。我知道,这黄土的大地,宛若一个浑圆的大梦,每个进入其中的人,只有在绝境之中,方才会面对苍穹群星,参悟到人生乃至整个人类的秘密,继而校准方向,一击而中。

乘坐出租车穿城而过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尽管时代的发展使得整个中国都高楼林立,机车奔走,人们的衣饰乃至居住的房屋也都流光溢彩,俨然当代世界的模样和姿态,但黄土依旧是最本真和显赫的存在,是一种无声的笼罩、反射和涂抹。这种来自大地最本真的色彩,以及干结的块垒,可以硬如铁石,又可以软成血液的黄土,累累山川,道道源梁,其中充盈和鼓荡着的,仍旧是古老的颜色及其最深刻的呈现、隐喻和担当。

清凉山、宝塔山、王家坪、兰家坪,无处不高耸,无处不圣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不断流散的空气和云霓,也都与近代和当代的中国有着深刻联系。其中的宝塔山,令我想起一个人,他被誉为八百年以来第一完人,也是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范仲淹。据说,那白色的高塔颇有神奇之处,建于唐代,其中供奉有舍利子。公元1041年左右,范仲淹奉命驻守延州,与契丹和金国作战。他在延州,时短而效长。一个人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在传统的帝国之中,无疑是巨大而且积极的。

由范仲淹提拔和倚重的种世衡及其兄弟、儿子们,在延安之于西夏的阻击和防守,特别是种世衡的反间计,使得李元昊损失了他的得力战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两兄弟。种世衡构筑的青涧城,即今延安古宽城,有效地阻挡了契丹和西夏人的铁骑。特别是他对于羌人的信义与诚恳,使得他在异族当中,也享有崇高的威信。

范仲淹和他的部将种世衡,堪称古代边关防御和经略之中的典范。特别是种世衡,其世代忠诚,对属下之关心和爱护,可谓感天动地。史书记载,凡有士卒伤病者,种世衡或是其弟种世材,再或是其儿子总会亲自慰问,安排食宿和疗治方剂。使得属下将士为之甘效死命,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得“种家军”也名震一时。种世衡膝下八个儿子,皆为当世之才俊。其后人种师道更是声名远播。

历史的一个铁律是,凡是兴盛的朝代,主要是其当政者与辅政者通力合作、上下一致的结果,同时更是辅政者的人品和修养达到了“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才可以实现的。反之,朝代的衰败,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乃至“私心公行”的问题。面对范公曾经镇守之地,我的内心涌现的景仰与热爱,竟然使得自己有些荣耀的感觉。

这种感觉,大致是与古圣人之心相通的。至于我,不过是先贤大师的子孙,之所以能够在一些地方和时刻,觉察到他们的那种宏大心迹,当然是血脉、文化,精神和灵魂等层面的诸多因素。

这两山夹一河一城的陕北重镇,简短地浏览和穿越,我的内心当中就被突然充盈了,也突然变得蓬勃,还有一些激越与悲怆。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尤其是像陕北这样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和独特气候的地方,数千年以来的文化形成与精神勾勒,黄风的塑造和黄土的雕刻,多旱少雨,泥泞中的跋涉与峁梁沟坎,窑洞中的人间炊烟与生儿育女,风尘中的粗粝和细腻,让我觉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浑厚、笨拙与张扬,以及隐忍的冲撞、礼节的触发与抗击……诸如此类。

陕北,这一片自然和人的地域,历史与现代的叠加和勾勒,引领着每一个进入其中并且在这里觉悟的人。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部分主要从视觉的角度对陕北的黄土进行描写,意在表现陕北的“黄”给作者内心带来的强烈冲击。

B. 文章认为,黄土大地就像一个浑圆的大梦,能让进入其中、陷入绝境的人有机会参悟到人生乃至人类的秘密。

C. 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点出流光溢彩的世界与不事雕琢的陕北的显著差异,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

D. 文章行文思维严密,如交代作者觉察到前贤的心迹,是血脉、文化、精神和灵魂等层面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8. 文中提到:“我的内心当中就被突然充盈了,也突然变得蓬勃,还有一些激越与悲怆。”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文,从总体上作简要分析。

9. 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道:“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个层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随桓公杨忠卒,子杨坚袭爵。大将军杨坚姿相奇伟。周主待坚素厚,齐王宪言于帝曰;“坚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亦疑之,以问下大夫来和。和诡对曰:“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阵无不破。”周太子伐吐谷浑,至伏俟城而还。宫尹郑译等皆有宠于太子太子在军中多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王轨等言之于周主周主怒杖太子及译等仍除译等名宫官亲卖者咸被谴王轨尝与小内史贺若弼言:“太子必不克负荷。”弼深以为然,劝轨陈之。轨后因侍坐,言于帝曰:“皇太子仁孝无闻,恐不了陛下家事。愚臣短暗,不足可信。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亦常以此为忧。”帝以问弼,对曰:“皇太子养德春宫,未闻有过。”既退,轨让弼曰;“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对扬,何得乃尔反覆?”弼曰:“此公之过也。太子国之储副,岂易发言。事有蹉跌,便至灭族。本谓公密陈臧否,何得遂至昌言?”轨默然久之,乃曰:“吾专心国家,遂不存私计。向者对众,良实非宜。”后轨因内宴上寿,捋帝须曰:“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先是,帝问右宫伯宇文孝伯曰:“吾儿比来何如?”对曰:“太子比惧天威,更无过失。”罢酒,帝责孝伯曰:“公常语我云,太子无过,今轨有此言,公为诳矣。”孝伯再拜曰:“父子之际,人所难言。臣知陛下不能割慈忍爱,遂尔结舌。”帝知其意,默然久之,乃曰:“朕已委公矣,公其勉之。”王轨骤言于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杨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帝深以轨等言为然,但汉王赞次长,又不才,余子皆幼,故得不废。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篡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尹郑译等/皆有宠于太子/太子在军中/多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王轨等言之于周主/周主怒/杖太子及译等/仍除译等名/宫官亲幸者咸被谴/
B. 宫尹郑译等/皆有宠于太子/太子在军中多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王轨等言之于周主/周主怒/杖太子及译等/仍除译等名/宫官亲幸者咸被谴/
C. 宫尹郑译等/皆有宠于太子/太子在军中多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王轨等言之于周主/周主怒/杖太子及译等/仍除译等名宫官亲幸者/咸被谴/
D. 宫尹郑译等/皆有宠于太子/太子在军中/多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王轨等言之于周主/周主怒/杖太子及译等/仍除译等名宫官亲幸者/咸被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王,王爵名,王爵一般地位仅次于国家的君主。皇帝的直系亲属功勋人物可以封王。
B. 吐谷浑,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隋、唐时期吐谷浑曾建立政权。
C. 朕,文中指皇帝自称。“朕”原来是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的专用自称。
D.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王认为杨坚有不臣之心,皇帝就此事询问来和,来和欺骗皇帝说,杨坚是一个可以镇守一方、坚持气节的人。
B. 王轨与贺若弼谈及太子承担帝业的问题,贺若弼同意王轨有关皇太子不能承担大任的看法,并让王轨向皇帝进言。
C. 王轨告诉皇帝,皇太子不可靠,于是皇帝拿王轨的话询问宇文孝伯,宇文孝伯含蓄地否定了王轨关于皇太子不可靠的说法。
D. 皇帝虽然认同王轨关于皇太子的说法,但是苦于次子汉王没有才干,而其他儿子还年幼,所以没有废黜皇太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愚臣短暗,不足可信。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亦常以此为忧。
(2)事有蹉跌,便至灭族。本谓公密陈臧否,何得遂至昌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郭郎中

孟 郊[注]

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

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

每弹潇湘瑟,独抱风波声。

中有失意吟,知者泪满缨。

何以报知者,永存坚与贞。

[注]孟郊,唐代诗人,仕途不顺,清寒终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借松柏起兴,通过写松树和柏树至死都不会改变,千百年来都是郁郁葱葱的样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B. 诗的第三句的“更”字和第四句的“无”字表现力强,前者意为“更加”,后者意为“没有”,表现强大的精神力量。
C. 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常常弹奏乐器,因为自己的演奏水平不高,没有人来欣赏,只有自己一人在欣赏。
D. 本诗是一首赠答诗,赠答诗与唱和诗有相似之处,前者是甲赠乙答,后者是甲唱乙和;两者在写作对象等方面有不同之处。
15.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的家人对女子这段婚约不了解甚至冷嘲热讽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反问手法,表明作者对秦统治者极尽搜刮而又极端不珍惜的愤慨。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这首词中的“          ”与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都写到了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计算档案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外,我国的相关成果         ,关注该领域的学者还比较少。我国计算档案学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尚属稚嫩;而作为后起力量,容易出现在国际学术圈内的话语力量被弱化的劣势。(      ),它(话语力量)的强弱代表着主动权的强弱。回顾我国档案学科的发展历程,我国档案学科在国际档案学界的话语力量一直较弱。近年来,一些学者尽管正在积极探索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但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依然不强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对许多所谓的新观点往往      ,欠缺深究,使得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不能真正落地生根。因此,计算档案学这一全新的领域在“引进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对国外计算档案学的          ,或是简单地运用外国计算档案学的理论、概念来        的现象。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屈指可数 浅尝辄止 拾人牙慧    生拉硬扯

B. 沧海一粟    浮光掠影 拾人牙慧    生搬硬套

C. 沧海一粟    浮光掠影 亦步亦趋    生拉硬扯

D. 屈指可数    浅尝辄止 亦步亦趋    生搬硬套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话语力量

B. 话语力量主要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影响力

C. 话语力量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D. 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主要体现是话语力量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一些学者尽管正在积极探索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 方式,但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B. 近年来,尽管一些学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但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依然不强。

C. 近年来,尽管一些学者正在积极探索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但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依然不强。

D. 近年来,尽管一些学者正在积极探索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的方式,但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依然不强没有得到解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是否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天体将其改造成我们的第二个栖息地?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将目光聚焦于火星,中国的科学家亦是如此。在太阳系大家庭中,为什么①              而不是金星或者其他行星?答案可能有点让人意外:因为火星比金星条件优越。

金星表面有极其浓密的大气层,压强是地球大气层的92倍,相当于一个人背着一辆50吨重的坦克。更糟糕的是,这么浓密的大气层中绝大部分气体是二氧化碳。这导致了非常强的温室效应,而且,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460℃。作为对比,②            ,密度不到地球的1%。毕竟,气压低可以穿航天服,而气压太高就只能被压死。虽然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零下55℃,而且波动范围很大,但与金星的460℃相比,③              。

科学家通过对金星和火星不断探测,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个星球的真实面貌,但是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金星上的极端环境条件严重阻碍了人类探索的步伐。火星在环境条件和地理条件上就显得友好些,能够满足人类对地外天体的求知欲。同时,火星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是上面有水。这让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希望大增。

20. 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 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简要概括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有情怀的人,肯定有内涵,有梦想,有爱心,有责任,不浮躁,不沉迷,活得精致。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情怀有大有小,情怀也有多有少。古人的情怀你我有目共睹,从古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有悬壶济世的医生情怀,有保卫国家的战士情怀,有为国家效力的文人情怀,等等。而现在,情怀似乎正在远离我们。有人说:这几年“情怀”这个词基本被玩烂了,甚至已经沦为一个贬义词。而“消费情怀”也在商业圈、娱乐圈兴起。可是,情怀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真的就只剩下对于过往的追忆和怀念了吗?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金太阳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做有情怀的现代青年”,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届新乡市高三三模语文考试参考答案

1.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A.“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搭配着音乐”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可知,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搭配音乐的行为与“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不构成因果关系。B.“不应关注音律节奏的表象”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停留在音律节奏的表象”可知,“音律节奏的表象”也是应当注意的,只是不能仅仅关注这里。D.“七种机制的证实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错误,由末段“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通路”可知,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通路的,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不包括七种机制的证实。

2.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B.“论证音乐产生于哲学却高于哲学的观点”错误,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和米盖尔海夫纳的话,是为了论述音乐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3.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C.“因此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强加因果关系,原文只是说“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跟“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没有关系。

4.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这说明洱海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于文无据,图1只是客观说明洱海周边各地银鱼、西太公鱼的总产量,这些数据不能说明洱海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5.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D.“都谈及大理的生态治理对当下的意义”错误,材料一是对2020年大理市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的调查分析,材料二涉及大理市开展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的具体举措,并未直接谈及“对当下的意义”。D项以偏概全。

6. ①生态治理必须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材料一中,大理每年定期对洱海银鱼、西太公鱼实施生态治理。

②统筹好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材料二中,大理对洱海捕鱼进行统筹管理;同时,编写实施方案,并邀请渔民代表参与座谈。

③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材料一中,洱海银鱼生态治理始于2015年,持续到2020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由“为有效控制银鱼、西太公鱼种群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每年定期对洱海银鱼,西太公鱼实施生态治理,减轻水体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可知,材料一中,大理每年定期对洱海银鱼、西太公鱼实施生态治理,生态治理必须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由“为有效控制银鱼、西太公鱼种群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和恢复洱海生态环境,大理市从8月10日起至10月8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银鱼、西太公鱼生态调控”“同时,邀请沿湖渔民代表和乡镇分管领导等人员就今年《方案》中渔民最关心的事项进行专题座谈”可知,材料二中,大理对洱海捕鱼进行统筹管理;同时,编写实施方案,并邀请渔民代表参与座谈。统筹好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由“同时要清醒看到,虽然洱海水质逐渐向好,但治理成效还不够稳定,依然会偶有少量蓝藻聚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洱海银鱼生态治理始于2015年,随着西太公鱼种群数量的增加,自2018年开始增加对西太公鱼的治理……”可知,材料一中,洱海银鱼生态治理始于2015年,持续到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

7.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错,原文表达了作者对陕北的景仰与热爱,没有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8. ①陕北黄土的视觉冲击。②先贤们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带给作者的震撼和荣耀感。③作者认识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可以改变人,这如梦的黄土大地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觉悟、觉察。(意思答对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宝塔山的匆匆浏览,使作者的内心生发了复杂的感受。首先,“在火车上睁开眼睛,一色的黄——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黄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文章开篇谈到了陕北黄土给作者带来的视觉冲击。其次,“其中的宝塔山,令我想起一个人,他被誉为八百年以来第一完人,也是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范仲淹……”,文章主体部分谈到范仲淹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对国家兴盛的影响,而这带给作者强烈的震撼,使其生发了荣耀感。最后,文章提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人的改变作用,而正是这黄土大地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觉悟、觉察。

9. ①描写美:文本用语考究,精美凝练,通过铺排、比喻、对比等手法展现描写了陕北黄土的本真美、天然美。②意境美:作者通过幽美的描写,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相结合,勾勒出陕北这样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和独特气候特征的壮美意境。③哲理美:作者通过对陕北美景及人文历史的描述,表达了内心的荣耀感和深深的震撼,赞颂了先贤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精神,从而借助这如梦的黄土大地生发了对人生的觉悟和觉察。(意思答对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道“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在本文中也体现了这三个层次。首先从“描写美”上看,文本语言精美凝练,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陕北的黄,是集中的黄,悲愤的黄,绝望的黄,生存的黄,战争的黄,沉默的黄,飞奔的黄,苍天的黄,大黄的黄,黄天的黄,黄种人的黄,黄帝的黄,黄河的黄”“我知道,这黄土的大地,宛若一个浑圆的大梦,每个进入其中的人,只有在绝境之中,方才会面对苍穹群星,参悟到人生乃至整个人类的秘密,继而校准方向,一击而中”“尽管时代的发展使得整个中国都高楼林立,机车奔走,人们的衣饰乃至居住的房屋也都流光溢彩,俨然当代世界的模样和姿态,但黄土依旧是最本真和显赫的存在,是一种无声的笼罩、反射和涂抹。这种来自大地最本真的色彩,以及干结的块垒,可以硬如铁石,又可以软成血液的黄土,累累山川,道道塬梁”分别运用了铺排、比喻、对比等手法展现描写了陕北黄土的本真美、天然美。其次从“意境美”上看,作者在第一段中“一色的黄——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黄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第二段“是接近,步步河山之间,耳边似乎有连绵的涛声传来,先是汹涌澎湃,雷声轰隆,渐而静默无声,宛若处子”、第六段“特别是他对于羌人的信义与诚恳,使得他在异族当中,也享有崇高的威信”、第七段“范仲淹和他的部将种世衡,堪称古代边关防御和经略之中的典范”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相结合,勾勒出陕北地理环境的壮美和人物的人格魅力。最后是“哲理美”,由“公元1041年左右,范仲淹奉命驻守延州,与契丹和金国作战。他在延州,时短而效长。一个人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在传统的帝国之中,无疑是巨大而且积极的”“历史的一个铁律是,凡是兴盛的朝代,主要是其当政者与辅政者通力合作、上下一致的结果,同时更是辅政者的人品和修养达到了‘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才可以实现的”“面对范公曾经镇守之地,我的内心涌现的景仰与热爱,竟然使得自己有些荣耀的感觉”可知,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是对先贤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精神的赞美,以及自身的觉悟和觉察。

10.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宫尹郑译等人,都被太子宠爱。太子在军中有很多失德的事,郑译等人都参与了。军队返回,王轨等人把这件事告诉皇帝,皇帝生气,杖打太子和郑译等人,并免除郑译等人的官职,宫官里被太子宠爱的都被遣散。“太子在军中多失德”,“太子”作主语,句意完整;“译等皆预焉”,主语为“译”,表意完整;故应在“译等皆预焉”之前停顿,排除A D;“除译等名”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宫官亲幸者”,定语后置,应为“(被太子)亲幸(之)宫官”,作“咸被谴”的主语,构成表意完整的主谓句,故“宫官”前应断开;排除C。

11.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说法颠倒。“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12.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C.“于是皇帝拿王轨的话询问宇文孝伯,宇文孝伯含蓄地否定了王轨关于皇太子不可靠的说法”错,从原文“先是”可知,皇帝向宇文孝伯询问皇太子的事是在王轨告诉皇帝皇太子不可靠之前。

13. (1)我浅薄愚昧,不值得信任。陛下常常认为贺若弼有文才武略,他也常把这件事作为忧虑。

(2)事情有失误,便可导致灭族。本来认为你秘密陈述太子的好坏,怎么能够就至于直言不讳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短暗”,浅薄愚昧;“足”,值得;“恒”,常常;“以”,认为;“以……为”,把……作为。(2)“蹉跌”,失误;“臧否”,好坏;“昌言”,直言不讳。

参考译文:

周随桓公杨忠去世,他的儿子杨坚继承爵位。大将军杨坚姿容相貌奇异伟岸。后周国君对杨坚一向很好,齐王宇文宪对皇帝说:“杨坚恐怕不会久居人下,请求尽早铲除他。”周武帝也怀疑杨坚,就以此询问下大夫来和。来和欺诈皇帝说:“随公杨坚只是一个坚守节操的人,可以镇守一方,如果作为将领,敌阵没有不被攻破的。”周太子讨伐吐谷浑,到伏俟城而返回。宫尹郑译等人,都被太子宠爱。太子在军中有很多失德的事,郑译等人都参与了。军队返回,王轨等人把这件事告诉皇帝,皇帝生气,杖打太子和郑译等人,并免除郑译等人的官职,宫官里被太子宠爱的都被遣散。王轨曾经与小内史贺若弼说:“太子一定不能承担大任。”贺若弼很赞同,劝说王轨向皇帝陈述这件事。后来王轨趁着陪坐皇帝时,对皇帝说:“皇太子仁爱孝敬无有名声,恐怕不能承担陛下的家事。我浅薄愚昧,不值得信任。陛下常常认为贺若弼有文才武略,他也常把这件事作为忧虑。”皇帝用这件事咨询贺若弼,贺若弼回答说:“皇太子在东宫培养德行,从没有听说过有过错。”退朝后,王轨责备贺若弼说:“(你)一向说话,没有不直言的,如今面君奏对,为什么竟然如此反复无常呢?”贺若弼说:“这是你的过错啊。太子是国家的副君,难道轻易发难?事情有失误,便可导致灭族。本来认为你秘密陈述太子的好坏,怎么能够就至于直言不讳呢?”王轨沉默了好久,就说:“我一心一意,专心于国家,就不心存个人私念。从前面对群臣,贸然提出,确实不应该。”后来王轨趁着在宫内宴会向皇上祝寿,摸着皇帝的胡须说:“真是一个好好的老头,只遗憾没有强大的继承人。”从前,皇帝问右宫伯宇文孝伯说:“我的儿子近来怎样?”宇文孝伯回答说:“太子近来畏惧皇上威严,更没有过错。”喝完酒,皇帝责备宇文孝伯说:“你常常告诉我说,太子没有过错,如今王轨有这样的话,你在欺骗我。”宇文孝伯拜了两拜说:“父子之间的关系,别人难以说清。我知道皇上不能割舍慈爱,于是不敢说罢了。”周武帝知道他的心意,沉默了很久,于是说:“我已经委托给你了,希望你尽力吧。”王轨突然对皇帝说:“皇太子不是承担国家重担的君主,杨坚好像有造反的迹象。”周武帝不高兴,说:“一定有天命在,那怎么办!”周武帝认为王轨等人说的话是对的,只是次子汉王宇文赞年龄大,却又没有才能,其他的儿子都还年幼,所以太子没有被废黜。

14.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因为自己的演奏水平不高,没有人来欣赏”错误。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独自抚琴瑟于山林之中,周围松涛阵阵,风波飒飒与瑟音相唱和,风清瑟凉,楚楚感人,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林隐士图。写诗人独善其身,与风波为伴的清贫境遇,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演奏水平不高,没有人来欣赏”。

15. ①对志向的坚守。诗人处于困境之中,不但不会改变志向,反而会更加坚守志向。

②对知己者的感激。知己者了解诗人的艰难处境,诗人感激知己者,表示要保持高尚的节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联用松柏不改其“青青之色”起兴,并以此相喻来引发第二联,写贫士志坚,恪守人生准则,不改其道,不为他图。这一比兴为志士守节增添了庄严的色彩。第三联写独善其身,与风波为伴的清贫境遇,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林隐士图。诗人独自抚琴瑟于山林之中,周围松涛阵阵,风波飒飒与瑟音相唱和,风清瑟凉,楚楚感人。表现了诗人处于困境之中,不但不会改变志向,反而会更加坚守志向。第四联写知音,潇湘瑟里、风波声中有失意的悲凉,只有知音才能听到,感受到,并为之感动下泪。这一联没有明写,实际是与郭郎中对话,郭便是诗人心中的知音。第五联以激动的声调呼出“永存坚与贞”这样的志向,以此报谢知音之恩、知音之情。孟郊是一介贫士,与友表心意,不重物而重情,更显露出清贫高雅之风。

16.(1)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长烟落日孤城闭 羌管悠悠霜满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咥、锱铢、羌。

17.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语境强调我国计算档案学的研究成果少,应选“屈指可数”。第二空,“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语境指对许多所谓的新观点往往不进行深入的研究,应选“浅尝辄止”。第三空,“亦步亦趋”,喻没有主见,处处追随模仿的意思。含贬义。“拾人牙慧”,(牙慧:牙齿内剔出的余食)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含贬义。语境指对国外计算档学的简单模仿,应选“亦步亦趋”。第四空,“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生拉硬扯”,比喻牵强附会,生拖死拽。语境指对国外计算档学的理论、概念的机械地运用,应选“生搬硬套”。

18.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括号前后都和“话语力量”有关,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是“话语力量”排除A、D。根据语境,这里谈的是“话语力量”的重要性,而B项说的是“话语力量”体现的内容。

19.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位于主语的前面,“尽管”应移到“一些学者”前面。二是成分残缺,“正在积极探索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成分残缺,改为“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三是句式杂糅,“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依然不强没有得到解决”句式杂糅,改为“我国计算档案学话语权依然不强”。全部改对的是B项。

20. ①人类选择探测的是火星 ②火星大气层稀薄 ③感觉火星上舒服多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上文“科学家将目光聚焦于火星”,推断①处“为什么”对应的是探究科学家选择研究“火星”的原因;再结合后文“而不是金星或者其他行星”,可以填入“人类选择探测的是火星”之类的内容。第二空,根据前文“火星比金星条件优越”“金星表面有极其浓密的大气层……”,再结合“作为对比”分析,可以推断②处是说火星的大气层具有稀薄的特点,可以填入“火星大气层稀薄”之类的内容。第三空,根据前文“火星比金星条件优越”“虽然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零下55℃,而且波动范围很大,但与金星的460℃相比”,推断③处是说在火星上要比在金星上更舒服,可以填入“感觉火星上舒服多了”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的是否准确简洁连贯。

21. 因为火星的很多条件比金星优越,所以人类的第二栖息地应当选择火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要提取选文的关键信息“人类是否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天体将其改造成我们的第二个栖息地?……答案可能有点让人意外:因为火星比金星条件优越”,概括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人类更倾向于选择火星作为第二栖息地,是因为火星比金星条件优越。考生据此注意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组织概括即可。

2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这个材料主要是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情怀,有情怀的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古代有情怀的人等,接下来又转到现在,现在的情怀甚至沦为一个贬义词,被过度消费,最后以“情怀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真的就只剩下对于过往的追忆和怀念了吗?”这个问题引发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打开我们的思路,确定写作的方向。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这里所讲的就是“现代人与情怀”,写作时可以从这个话题入手。主材料从定义、意义、区别,以及古人和现代人对于情怀认知的现状几方面来阐释“情怀”这个写作的核心词汇,简洁明了。

写的关键就在于对“情怀”的理解,如果理解不好,文章就会出现偏差。写作时,我们可以先谈什么是情怀,再谈现代人又需要什么样的情怀,最后如何更好地利用情怀等。引导性材料一方面在明面上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文体上要写成演讲稿,写作内容上要体现演讲稿的特色,围绕“做有情怀的现代青年”发出倡议。另一方面,通过暗示对写作角色(现代青年)和写作对象(金太阳中学的同学)的设定,强调了写作的自身意识和交流意识。所以写作时要体现演讲稿的目的性、对象性、场景性、角色性等特点,避免套作等假大空情况出现。

具体写作内容上要能够做到:①以演讲稿格式写作;②体现一名现代青年的认识和思考;③和自身身份、所在学校进行结合;④联系主材料的相关内容写作;⑤写出希望和建议。

立意:1.争做新时代有情怀的人。2.情怀成就梦想。3.有情怀的人生更有滋味。4.情怀可以助力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