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仅需要对院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也需要考生和家长对院校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避免不慎选错专业的尴尬。五米高考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整理了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包括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解读、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制、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内容等相关信息,供各位考生及家长查阅参考。
更多详细河北大学院校专业信息,戳这里查看:河北大学报考信息专题页(涵盖河北大学最新院校信息、河北大学招生信息、河北大学专业信息、河北大学录取信息等。)
1.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本专业人才将掌握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及聚合物加工流变学、加工工艺和成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专业人才能够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加工成型、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开发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此外,在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可进一步攻读本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具备高分子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加工技术,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高分子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质。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化工与机械制图、电工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和产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了解我国和河北省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现状;
5.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
专业特色:高分子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军工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具有很好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前景的工科专业。本专业以化学为基础重点突出高分子材料(通用材料)的合成、改性、成型加工以及相关的工艺和设备设计等应用型专业知识。经数十年的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很好的师资梯队和教学、科研环境。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形成了以科研为龙头,本科教学为基础,科研引领教学,教学辅助科研的专业特点。
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加工成型、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开发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此外,在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可进一步攻读本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2.河北大学简介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1933年,学校因不足大学之规模,遂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由天津市政府领导,学校迎来新的历史纪元,并建成3院13系之规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续成河北大学之史脉,并于数年内由6系发展为9系。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①并入河北大学。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②及其附属医院③并入河北大学。
学校占地2430亩,有本部、新校区和医学部等校区,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有11个;9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另设独立学院1所——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有本科专业59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学生等各类在籍学生约7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61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约26900人,工商学院学生8990人,成人教育类350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3278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53.3%;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67人次,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42人次。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设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4个、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3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1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6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与央企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1个,以及省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12个。学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在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汉语教学中心,承办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会孔子学院、美国路易斯安那泽维尔大学孔子学院、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为90多个国家、地区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及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资格的高校。
河北大学自发轫至今,历时九十余载。九十余年来,一代代学者捧土培根、筚路蓝缕,一代代学子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历数代而共同育就了“实事求是”的校训传统,“博学、求真、惟恒、创新”的校风精神,并以此作为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作育英才,服务社会,培养了30多万名优秀学子,校友遍及世界各地;创造了一大批原创性、前沿性科技成果,产生了蔚为大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的河北大学,在河北省委、省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重点建设下,各项工作日新月异,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全校师生正以入选“部省合建”为契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向着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阔步前行!
(校长办公室2018年11月更新)
①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河北省技术监督局,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所培养工商、企业、技术监督、计量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技术等复合型中等专业人才的学校。2000年,河北省批准该校以实质性合并方式并入河北大学,成立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②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始建于1949年,初名平原省立医科学校,后经平原省建制的撤销、校址搬迁以及通州医士与保定卫校合并,1958年定名为保定医学院,1959年改名为保定医学专科学校。1965至1981年又几经更名。1983年,改建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正式进入高等院校行列。2002年12月,保定市卫生学校、河北中医药学校、保定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并入。2004年底,河北省批准该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2005年,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相继成立。
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09年,初为防疫医院。1912年改为直隶省红十字会医院。1942年改称河北省新民医院。1945年改为河北省立医院。解放后先后更名为河北省第一人民医院、河北省医院。1983年改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归属河北大学并更名为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相关专题推荐:
全国各大学院校招生专业专题页
全国各大学院校学费标准专题页
全国各院校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