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改革12年利弊有哪些
近日,今年高考江苏省文科最高分苏淮阴中学考生白湘菱,因历史科目等级为B+,而无缘北大、清华以及南大等名校。这一话题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对于江苏高考改革12年利弊的争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江苏高考改革12年的利弊
因容错率低,难以忍受偏科,严苛的江苏高考被外界戏称“地狱模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该省在设置分数、等级双指标的评价系统上考虑过于全面,而对考生个性发展方面考虑不够充分,所以出现了白湘菱这种情况。
在储朝晖看来,“不光是江苏高考方案,实际上全国考试方案在逻辑上都是一致的——全面发展的逻辑链条,只不过是江苏省在此方案中再往前走了一步。这也是全国高考招生在面上压力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位国内排名前二大学负责招录的老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名校招录规则是公平的,选拔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不符合条件的,这是自身的原因;但从培养人才定位和要求来看,小部分人会存在某一学科成绩较为突出或者薄弱,如果从事科研工作,事实上很欢迎某种偏才和怪才,这种人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和创造性特别强。强制某一学科必须达到水准,是不合理的。在实行750总分值后,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扭转。
江苏高考改革政策
江苏省高考自2008年开始实行“3(语数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即语数外3门主科目,总分480分。“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再从政治、化学等学科中任意选择一门,选修2门成绩按等级记分。
按照目前江苏省考试院要求,今年高考选课等级成绩划定:A+为省内前5%(含5%)考生;A为前5%-20%(含20%)考生;B+为前20%-30%(含30%)考生以此类推。
已经施行12年的江苏省高考“3+2”模式即将走完最后一年。明年起,该省将正式实施“3+1+2”高考新模式,总分值为750分。语数外3门为统考科目采用全国卷,其中,物理、历史选取一门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选取两门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选考科目成绩必须达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