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湖北恩施学院开设哪些专业及最好专业排名 王牌专业推荐

2025-11-28

湖北恩施学院专业体系包含多个学科领域,以基础学科为根基,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布局前沿专业。2026年湖北恩施学院开设的专业有: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舞蹈学专业、英语专业、法学专业、音乐学专业、美术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湖北恩施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有临床医学专业、法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有康复治疗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市场营销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希望对2026年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另外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

2026年湖北恩施学院开设专业名单

1、开设临床医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医学学制五年

2、开设中药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医学学制四年

3、开设舞蹈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艺术学学制四年

4、开设英语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文学学制四年

5、开设法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法学学制四年

专业名称层次学科门类专业类别学制
临床医学本科(普通)医学临床医学类五年
中药学本科(普通)医学中药学类四年
舞蹈学本科(普通)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四年
英语本科(普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
法学本科(普通)法学法学类四年
音乐学本科(普通)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四年
美术学本科(普通)艺术学美术学类四年
财务管理本科(普通)管理学工商管理类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普通)工学电气类四年
汉语言文学本科(普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四年
旅游管理本科(普通)管理学旅游管理类四年
经济与金融本科(普通)经济学金融学类四年
土木工程本科(普通)工学土木类四年
环境设计本科(普通)艺术学设计学类四年
体育教育本科(普通)教育学体育学类四年
风景园林本科(普通)工学建筑类四年
通信工程本科(普通)工学电子信息类四年
护理学(口腔护理)本科(普通)医学护理学类四年
会计学(数智财税)本科(普通)管理学工商管理类四年
医学检验技术(智能医学)本科(普通)医学医学技术类四年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普通)医学医学技术类四年
口腔医学本科(普通)医学口腔医学类五年
人工智能本科(普通)工学电子信息类四年
康复治疗学本科(普通)医学医学技术类四年
学前教育本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类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华为鲲鹏订单班))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工程造价本科(普通)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软国际订单班)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软件工程(华为鲲鹏订单班)本科(普通)工学计算机类四年
护理学(艺术护理)本科(普通)医学护理学类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3D影视订单班)本科(普通)艺术学设计学类四年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普通)医学中西医结合类五年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普通)文学新闻传播学类四年

湖北恩施学院开设本科推荐专业排名

一、湖北恩施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排名

湖北恩施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包含:汉语言文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药学专业、法学专业等,具体如下表格:

专业名称推荐人数
临床医学223人
法学105人
中西医临床医学90人
汉语言文学86人
护理学84人
财务管理74人
中药学42人
英语37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5人
医学检验技术32人

二、湖北恩施学院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排名

湖北恩施学院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推荐指数为4.8、旅游管理专业推荐指数为4.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推荐指数为4.9等。具体如下表格: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
康复治疗学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9
市场营销4.9
食品质量与安全4.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7
旅游管理4.7
法学4.6
数字媒体技术4.6
财务管理4.5
临床医学4.4

湖北恩施学院简介

湖北恩施学院(原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坐落于世界硒都、人间仙境、天然氧吧、美丽如画的湖北恩施,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于2003年3月创办,2021年2月转设更名为湖北恩施学院。现面向全国25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

学习保障

学校现有教师984人,其中专任教师739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占比84.83%,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35.05%。建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近50个,形成了以医学为重点,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工、经、管、文、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优势学科和培育学科群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400余万元,藏书近200万册,资产总值近20亿元;建有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6个;与长江大学等共建2个硕士生培养协同创新基地。学校还立足国际化发展,与俄罗斯、韩国、英国等多所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首批省科协校企合作院士(专家)工作站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