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安徽历史类623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2025-11-27

对于2026年安徽历史类623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安徽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山西、山东、浙江等省份,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关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安徽历史类623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上海海关学院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25 1045 本科提前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07 2580 本科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8 1545 本科提前批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3 1892 国家专项计划批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02 3157 本科提前批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9 1379 本科批
外交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6 2700 本科提前批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16 1693 本科批
华北电力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6 2640 国家专项计划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5 1796 国家专项计划批
四川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618 1516 国家专项计划批
重庆大学 公办 重庆 历史类 616 1706 国家专项计划批
湖南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621 1277 国家专项计划批
山东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14 1827 国家专项计划批
东华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7 2567 本科批
苏州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10 2243 国家专项计划批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22 1238 本科提前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08 2386 本科批
西北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15 1749 本科批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2 3157 本科提前批
山东大学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12 2093 本科提前批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7 2591 国家专项计划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湖北 历史类 618 1540 国家专项计划批
南京警察学院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2 3146 本科提前批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20 1321 本科批
河海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6 2655 本科批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620 1360 本科批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黑龙江 历史类 624 1102 本科批
北京电影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1 2164 本科批
上海纽约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 上海 历史类 619 1458 本科提前批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4 2917 本科提前批
东北大学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611 2152 本科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9 2300 本科批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25 977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4 1891 本科提前批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22 1238 本科提前批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08 2451 本科提前批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9 2317 本科批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吉林 历史类 624 1069 本科提前批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06 2642 本科批
上海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10 2255 本科批
香港城市大学 公办 香港 历史类 613 1980 本科提前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广东 历史类 621 1310 本科提前批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05 2748 本科批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2 3124 本科批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1 2150 本科批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16 1698 本科批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2 2074 国家专项计划批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重庆 历史类 614 1871 本科批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7 2556 本科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五米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

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历史源远,弦歌不辍。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于1953年5月分别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9月,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1971年12月,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5月26日,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2022年2月,入选首轮、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曾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5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