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排名344000-345000名之间能上什么大学及专业 2026可以报9所院校【附冲稳保学校推荐】

2025-11-04

2026年广东高考生成绩排名在344000-345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502组排名344131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507组排名344703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502组排名344373位、九江职业大学的504组排名344535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515组排名344589位、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505组排名344603位等等。五米高考小编整理出广东高考排名在344000-345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广东考生填报志愿。

2026年广东高考排名344000-345000名之间能上的大学及专业

1、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2组排名在344131位。

2、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6组排名在344734位。

3、广东东软学院在广东501组排名在344904位。

4、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20组排名在344715位。

5、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15组排名在344589位。

6、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5组排名在344603位。

7、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在广东502组排名在344373位。

院校名称科类名称专业组代码招生类型及校区位次排名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502-344131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物理类502-344373
九江职业大学物理类504-344535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515联合培养344589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505-344603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507-344703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520协同培养344715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506-344734
广东东软学院物理类501-344904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2026年广东排名344000-345000名之间冲稳保院校推荐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学校层级推荐院校志愿顺序建议报考策略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后面(如第7到10志愿)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2026年广东全省排名344000-345000名之间大学简介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是华南地区具有鲜明林业生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林业产业转型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神圣使命。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0人,其中专任教师416人,博士46人,硕士204人,副高以上职称110人。学院下设生态工程系、风景园林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部等9个教学单位,现已开设林业技术等32个专业,在校生近8000人。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昌,在风景美丽的梅岭脚下、赣江之滨,矗立着一所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的高等学府——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江西交通人才的摇篮”。建校6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和行业特色,致力于服务“交通强国”“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服务发展、打造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厚德、求是、诚信”的校训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着力推行“政行企校研”五元融合的办学模式,将“工匠精神”和“担当、守正、有为、共进”企业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院长张泽玲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