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新疆文科593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2025-11-04

对于2026年新疆文科593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新疆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新疆、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省份,包括: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贵州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新疆文科593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45 -- 本科一批
东华大学 公办 上海 理科 544 -- 本科一批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辽宁 理科 540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中山大学 公办 广东 理科 545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西南大学 公办 重庆 理科 563 -- 本科一批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四川 理科 571 -- 本科一批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吉林 理科 560 -- 本科提前批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上海 理科 544 -- 本科一批
广西大学 公办 广西 理科 541 -- 本科一批
云南大学 公办 云南 理科 540 -- 本科一批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黑龙江 理科 552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暨南大学 公办 广东 理科 552 -- 本科一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陕西 理科 583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东北大学 公办 辽宁 理科 552 -- 本科一批
深圳大学 公办 广东 理科 584 -- 本科一批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公办 四川 理科 543 -- 本科一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理科 555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天津大学 公办 天津 理科 551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安徽医科大学 公办 安徽 理科 543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辽宁 理科 544 -- 本科一批
山东大学 公办 山东 理科 555 -- 本科一批
江南大学 公办 江苏 理科 540 -- 本科一批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陕西 理科 587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苏州大学 公办 江苏 理科 564 -- 本科一批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上海 理科 573 -- 本科提前批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湖北 理科 587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公办 广东 理科 556 -- 本科一批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山东 理科 546 -- 本科一批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44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江苏 理科 580 -- 本科一批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江苏 理科 566 -- 本科一批
重庆大学 公办 重庆 理科 577 -- 本科一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北京 理科 581 -- 本科一批
中国美术学院 公办 浙江 理科 559 -- 本科一批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天津 理科 548 -- 本科一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68 -- 本科一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江苏 理科 580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东南大学 公办 江苏 理科 576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49 -- 本科一批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湖北 理科 550 -- 本科提前批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41 -- 本科一批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上海 理科 561 -- 本科一批
广州大学 公办 广东 理科 541 -- 本科一批
武汉大学 公办 湖北 理科 582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长安大学 公办 陕西 理科 560 -- 本科一批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四川 理科 577 -- 本科一批
厦门大学 公办 福建 理科 566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61 -- 本科一批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湖北 理科 555 -- 本科一批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北京 理科 574 -- 本科一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五米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爱国奋斗精神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广东省及广州、深圳、珠海等驻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山大学发扬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近70年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20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396人、硕士研究生4416人、博士研究生950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