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排名32000-33000名之间能上什么大学及专业 2026可以报24所院校【附冲稳保学校推荐】

2025-11-04

2026年浙江高考生成绩排名在32000-33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宁波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排名32227位、江南大学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排名32585位、宁波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排名32827位、江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学类专业排名32982位、浙江财经大学的审计学专业排名32009位、浙江理工大学的启新卓越实验班(先进材料创新班)专业排名32846位等等。五米高考小编整理出浙江高考排名在32000-33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浙江考生填报志愿。

2026年浙江高考排名32000-33000名之间能上的大学及专业

1、华中农业大学在浙江农业工程类专业排名在32819位。

2、上海电力大学在浙江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在32158位。

3、长安大学在浙江测绘类专业排名在32431位。

4、扬州大学在浙江传播学专业排名在32639位。

5、宁波大学在浙江工商管理类专业排名在32827位。

6、海南大学在浙江俄语专业排名在32956位。

7、北京林业大学在浙江园艺专业排名在32443位。

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位次
浙江财经大学审计学32009
浙江工商大学历史学32101
南京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2152
上海电力大学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32158
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类32190
江苏大学自动化32226
宁波大学工程力学32227
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学类(物理与光电信息类)32231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类32267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类32300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方向)32363
大连海事大学物流管理32382
长安大学测绘类32431
北京林业大学园艺32443
云南大学通信工程32456
上海海事大学网络工程32511
云南大学临床医学32524
江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32585
长安大学地球物理学类32626
扬州大学传播学32639
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32641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南开临床学院班)32650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类32662
海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2741
云南大学物理学32745
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32755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32819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类32827
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卓越实验班(先进材料创新班)3284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32904
浙江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32905
海南大学俄语32956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类32982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2026年浙江排名32000-33000名之间冲稳保院校推荐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学校层级推荐院校志愿顺序建议报考策略
浙江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后面(如第7到10志愿)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2026年浙江全省排名32000-33000名之间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历史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4万余人。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8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1-57位;自然指数2024年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软科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308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因光而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8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