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各省高考188200位能报什么大学? 188200位次对应21所院校(2026冲稳保学校推荐)

2025-11-02

2025年各省高考188200位次考生可选择安徽黑龙江财经学院003专业组、贵州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贵州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山东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自动化、贵州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山东青岛理工大学环境科学(地方专项计划)等等。188200位考生可填报院校覆盖综合类、师范类、医学类及职业本科等多类型高校,考生需结合个人兴趣与专业方向合理规划志愿。

2025年各省高考188200位能报大学名单

2025年高考188200位对应的院校一共有21所院校,在此范围内,最高位次对应的院校是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口腔医学技术,最低位次对应的院校是宁夏医科大学第208组。具体如下表格:

1、山东潍坊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位次排名188242位

2、贵州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位次排名188287位

3、贵州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位次排名188238位

4、贵州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位次排名188262位

招生地区院校名称招生科目专业组及招生类型位次排名
广东宁夏医科大学物理类第208组188207
山东山东建筑大学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济南走读)188209
贵州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物理类烹饪工艺与营养188211
江西齐鲁医药学院物理类第50E组188211
贵州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数字媒体技术188214
山东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本科自动化188221
山东宁夏医科大学本科中药学188232
贵州铜川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无人驾驶技术)188238
山东潍坊科技学院本科财务管理188242
山东青岛理工大学本科环境科学(地方专项计划)188245
贵州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环境工程技术188257
贵州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应用电子技术188261
贵州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旅游管理188262
山东长春师范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188276
贵州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机电一体化技术188282
贵州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大数据技术188285
安徽辽宁理工学院物理科目组合001专业组188287
贵州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护理188287
安徽黑龙江财经学院物理科目组合003专业组188290
安徽天津仁爱学院物理科目组合001专业组188291
贵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物理类口腔医学技术188297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位次。

2026年各省高考188200名冲稳保学校推荐

一、冲稳保学校选择策略

冲:选择往年录取位次比你当前位次稍高(例如高10%-20%)的院校和专业。这里是你的理想目标。

稳:选择往年录取位次与你当前位次相当或略低的院校和专业。这是你最有希望被录取的层次,一定要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专业和学校。

保:选择往年录取位次明显低于你当前位次(例如低20%-30%)的院校和专业。这个层次要足够“牢靠”,确保不会滑档。

二、冲稳保学校推荐

志愿类型推荐院校
冲一冲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稳一稳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齐鲁医药学院、天津仁爱学院
保一保青岛理工大学、黑龙江财经学院、辽宁理工学院、山东建筑大学、长春师范大学、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6年188200名大学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设有电子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软件与大数据学院、数?与艺术设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与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设置32个专业,其中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个;是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集宁师范学院、河套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等本科院校专升本合作生源基地。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办于1979年,曾隶属于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129人,其中本科生22002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