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新高考各专业需要选考什么科目

2025-08-29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省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根据学科类型差异较大,主要分为理工类/农学类专业和经管类/文史类/艺术类专业两大类,部分专业有特殊选科限制。若报考理工类、农学类专业,需确保选科包含物理+化学;经管类等专业则无限制。选科要求可能随年份调整,建议通过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官网或招生办确认政策。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年份 大学名称 办学层次 首选科目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选科要求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汉语言文学 50101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英语 50201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日语 50207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广播电视学 503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应用心理学 711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服装设计与工程 816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市场营销 1202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会计学 120203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人力资源管理 120206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城市管理 120405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历史 酒店管理 1209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汉语言文学 50101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英语 50201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日语 50207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广播电视学 503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应用心理学 711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816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市场营销 1202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会计学 120203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人力资源管理 120206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城市管理 120405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酒店管理 120902 不限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海洋技术 70702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80701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80704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80705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80710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自动化 80801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物联网工程 80905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土木工程 81001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81301 化学
2027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物理 工程管理 120103 不限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简介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2005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设立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学院始建于1999年2月,前身为南通医学院杏林学院,2004年5月在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后,更名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学院举办方——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2025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98位,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高校第70位,ESI列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3位。学校共培养了12位两院院士,其中医学领域有5位校友入选,入选人数并列全国高校第9、江苏第1。 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拥有博士、硕士生导师191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奥运冠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各类杰出人才百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