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工业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07-21

湖北工业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湖北工业大学录取规则:

湖北工业大学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 学校美术类在湖北省属艺术本科第一批次,文理本科在湖北省属文理科第一批次,湖北省以外的批次以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发布信息为准。录取时以各地划定的相应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为录取资格线,根据各地生源情况确定实际录取分数线。
第十五条 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录取时严格按教育部核准的招生计划执行,对生源特别充足的省(市、区)用预留计划进行顺序录取,预留计划的使用,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十六条 学校按各省(区、市)招生文件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其中高水平运动队以及单独考试招收的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计划及调档名单由学校向各省(区、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招办)提供。
第十七条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以投档成绩为准,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总分相同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确定优先录取顺序(江苏省普通类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原则为“先分数后等级”,内蒙古自治区考生的专业安排使用“专业志愿清”的方式)。考生所填报专业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在该省份所投放的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十八条 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考生填报专业志愿须符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志愿规则遵循生源属地化原则,执行所在省(区、市)的相关政策。
第十九条 录取时若志愿生源不足,采取征集志愿方式进行录取。
第二十条 对湖北省美术类考生,需湖北省美术专业统考合格,根据省招办对美术专业统考成绩与高考文化成绩综合换算后的投档分数﹝投档分数=(省专业统考成绩*60+高考文化成绩*40%)*2﹞和专业志愿,以“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对非湖北省美术类考生,我校认可各省(区、市)美术专业统(联)考成绩,根据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以“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投档成绩按我校在各省所在录取批次统一规定折算标准执行,若没有统一折算标准的,则综合成绩按照省专业统(联)考成绩*60%+高考成绩*40%进行折算】。
第二十二条 非单独考试招生的高水平运动队考核合格的考生,均须达到所属省(区、市)规定的相应录取资格线或优录线。文化合格,按高水平测试成绩顺序录取。
第二十三条 华侨、港澳地区和台湾省考生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新疆班、定向新疆就业学生的录取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英语类专业限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原则上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
第二十五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共有十个大类招生专业,实施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过程塑造,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前期学习大类公共课程,后期根据学生意愿按专业分流培养,学习专业课程。大类培养专业包括: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电子信息类(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类(含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水务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的均按照专业进行招生。

湖北工业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智能建造(本科)工学土木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公共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信息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生物制药(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能源经济(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运动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轻化工程(本科)工学轻工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制药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水务工程(本科)工学水利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工学仪器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业工程(本科)管理学工业工程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湖北工业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和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先进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安全通畅的校园网络和智慧快捷的校务平台,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及冷热水洗浴设施。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其中,成立有芯片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卓越工程师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国际学生近1000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国家级人才32人(次),省部级人才168人(次)。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多位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400余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湖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湖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习实训基地等20个。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一流课程66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学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近年来,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文体活动中成绩优异,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总榜单》中排名第67位,《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第60位,其中,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第16位。

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的战略需求,聚焦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深入实施以绿色工业为鲜明特色的“135+”学科发展战略。现有1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和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学校建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5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6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41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在湖北各地市州成立有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的1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是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学校举办有1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及4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博层次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学校获批设有科技部/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4个、湖北省国际科研合作基地2个。学校常年聘请有外籍专家、教师50余人,其中外籍院士10人。学校积极推进中非战略合作,成立有“湖北工业大学中非工业创新合作中心”,是国家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全国首批协作网络单位之一;设有全国首批中非联合实验室;学校与南非文达大学合作共建的绿色科技孔子学院被列入**主席对南非国事访问成果清单,是全球首个以绿色科技为特色的孔子学院。

学校主办、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其中,《中国机械工程》入选EI源刊目录,连续12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学生为本,教师至上,全面发展,国际视野”的治学思想,凝练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健全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服务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

展望未来,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传承“因工而生、因工而兴、因工而强”的家国情怀,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绿色理念、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上形成特色,奋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建设新局面,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