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阳工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025-07-17

沈阳工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沈阳工学院录取规则:

沈阳工学院录取规则

六、录取办法说明

1. 调档比例: 120%。

在辽宁省普通类(专科)高职批次调档比例为100%。

2.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 院校志愿及录取:

我校2014年根据招生省(市、区)的要求决定是否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在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不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区),按考生报考志愿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4. 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
执行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以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照顾录取规定。

5.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进档考生的专业(按学科类招生的专业,以大类招生专业进行录取)安排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文科按外语、语文、数学排序;理科按数学、语文、外语排序。

6. 艺术类考生录取原则:

(1)设计学类、动画专业:

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合格的情况下,符合有关省份相应层次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控制分数线要求,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综合成绩=高考总分*40%+专业课成绩*60%)。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专业课成绩高的考生,在综合成绩和专业课成绩都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2)表演专业:

辽宁省生源考生须参加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的影视表演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在辽宁省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艺术类专业分数线上,按省统考的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非辽宁省生源考生要求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线上,按我校的专业考试成绩(无我校加试成绩的,按照省统考专业加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外语成绩高的考生。

沈阳工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金融科技(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时尚传播(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工艺美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本科)工学兵器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本科)工学兵器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表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生物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园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动物医学(本科)农学动物医学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安全工程(本科)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工学水利类
动植物检疫(本科)农学动物医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金融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沈阳工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沈阳工学院简介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99年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3年,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转设,建立沈阳工学院。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

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交界处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约1.85万人。设有12个教学单位,在42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招生。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形成生动实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获评“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辽宁省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

学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的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校训精神。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6万余名毕业生。每年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获评“辽宁省2021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目前自有专任教师81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0人,占比33.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88人,占比97.17%;双师双能型教师320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版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我校位列第10名。

学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6个实验中心、155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各类实验示范中心7个;建立深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144家,其中8家被评为省级校外实践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7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约176万册,电子图书约157万册;构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多平台集成的智慧校园平台。

学校树立了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1个。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示范专业14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9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3项。

学校把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五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国家级奖励816项、省级奖励10226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2018-2022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竞赛榜单第6名(辽宁省第1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37名(辽宁省第1名)。

学校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拥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技术转化示范机构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中央军委科技委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53项,授权专利903项。在“2022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榜单中,我校位列第26名(辽宁省第1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5个国家的4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派学术文化交流、学分互认、本硕连读等项目,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搭建国际化科研平台,先后建立“一带一路”i5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中俄食品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中俄学术联盟、俄乌白合作交流中心、中白机械零件硬化修复和保护创新中心等。适应需求,为学生提供“全外语、小班化、沉浸式”语言强化服务,突出“专业+语言”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打造“留学沈工”品牌,累计接收22个国家的231名留学生到校学习。获评辽宁省国际化水平评估试点学校 。

多年来,全校上下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环境以及学校总体的满意率均在85%左右,各项指标满意度明显高出全国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在“2020软科中国民办大学办学水平排名”中位列第8名,在“武书连2023中国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入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位列第7名,在“武书连2023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辽宁省第1名 。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实施“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创新突破”发展战略,着力促进质量建设上层次、全力确保学校发展上台阶、全面推动各项管理上水平。为建成最好的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