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思源学院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
西安思源学院的招生代码包括国际通用代码和各省的招生代码。西安思源学院国际通用代码是13121,这是由教育部统一编排的学校标识码的后五位,此外,西安思源学院在各省的招生代码有所不同,比如,在广东招生代码是13121,在福建招生代码是3356,在北京招生代码是6159等,具体代码应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西安思源学院在各省招生代码是什么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西安思源学院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1 | 广东 | 13121 |
2 | 福建 | 3356 |
3 | 北京 | 6159 |
4 | 江西 | 6879 |
5 | 重庆 | 6142 |
6 | 湖南 | 6160 |
7 | 新疆 | 2483 |
8 | 青海 | 6048 |
9 | 海南 | 2688 |
10 | 浙江 | 6136 |
11 | 甘肃 | 3710 |
12 | 上海 | 892 |
13 | 山东 | D121 |
14 | 河南 | 7627 |
15 | 云南 | 6139 |
16 | 湖北 | K524 |
17 | 内蒙古 | 514 |
18 | 河北 | 2212 |
19 | 广西 | 13121 |
20 | 江苏 | 8906 |
21 | 安徽 | 2702 |
22 | 陕西 | 8034 |
23 | 山西 | 5559 |
24 | 贵州 | 2478 |
25 | 吉林 | 6141 |
26 | 四川 | 6164 |
27 | 宁夏 | 6154 |
西安思源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
西安思源学院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西安思源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以河北为例: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1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06 |
2 | 交通运营管理 | 19 |
3 | 人力资源管理 | 42 |
4 | 人工智能 | 56 |
5 | 冰雪运动与管理 | 41 |
6 | 医学检验技术 | 22 |
7 | 口腔医学技术 | 23 |
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1 |
9 | 土木工程 | 58 |
10 | 增材制造工程 | 53 |
11 | 大数据与会计 | 26 |
12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25 |
13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63 |
14 | 学前教育 | 39 |
15 | 室内艺术设计 | 33 |
16 | 小学教育 | 05 |
17 | 工商企业管理 | 27 |
18 | 工商管理类 | 12 |
19 | 工程造价 | 62 |
20 | 市场营销 | 28 |
21 | 广告学 | 08 |
22 | 广告艺术设计 | 32 |
23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 36 |
24 | 应用英语 | 40 |
25 | 康复治疗学 | 60 |
26 | 建筑学 | 10 |
27 | 建筑工程技术 | 16 |
28 | 建设工程管理 | 17 |
29 | 护理 | 21 |
30 | 护理学 | 11 |
31 | 播音与主持 | 35 |
32 | 教育学 | 02 |
33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30 |
34 | 文物修复与保护 | 34 |
35 | 早期教育 | 38 |
36 | 机械类 | 52 |
3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70 |
38 | 环境工程技术 | 15 |
39 | 环境艺术设计 | 31 |
40 | 电子信息工程 | 55 |
41 | 电子商务 | 29 |
4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4 |
43 | 空中乘务 | 20 |
44 | 网络与新媒体 | 09 |
45 | 网络直播与运营 | 37 |
46 | 艺术教育 | 03 |
47 | 英语 | 07 |
48 | 计算机类 | 57 |
49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74 |
50 | 财务管理 | 13 |
51 | 软件技术 | 75 |
52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24 |
53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 18 |
西安思源学院怎么样
西安思源学院拥有一支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来自全国多所著名高校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中有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翟轰,著名体育教学专家王庆波,著名思政教育专家李荣科,著名审计教学专家段兴民,著名力学教学专家岳成章,著名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教学专家陈绥阳、贾昌传,陕西省教学名师杨明琪、付润生,著名文艺评论家邢小利等等,这些都为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