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物理类634分能考哪些大学 2025考生稳上的大学名单
江苏高考物理类634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各位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志向,明确职业发展,并以此来选择学校和专业类别。
江苏物理类634分可以报的院校名单
江苏物理类634分值得报考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院校名称 | 省份 | 城市 | 类型 | 性质 | 层次 | 归属 | 特色标签 |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上海 | 财经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211,国重点,研究生院,双一流,保研资格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北京 | 农林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985,国重点,研究生院,211,双一流,保研资格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北京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北京教委 | 省重点,研究生院,保研资格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 | 重庆 | 政法类 | 公办 | 本科 | 重庆教委 | 保研资格,国重点,研究生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 南京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双一流,保研资格,国重点,研究生院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天津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天津教委 | 双一流,保研资格,211,国重点,研究生院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广州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省重点,研究生院,双一流,保研资格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哈尔滨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工信部 | 985,国重点,研究生院,211,双一流,保研资格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南京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省重点,研究生院,双一流,保研资格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上海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双一流,保研资格,211,国重点,研究生院 |
东南大学 | 江苏 | 南京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985,国重点,研究生院,211,双一流,保研资格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 | 南京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双一流,保研资格,省重点,研究生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北京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工信部 | 211,双一流,保研资格,985,国重点,研究生院 |
吉林大学 | 吉林 | 长春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保研资格,211,双一流,国重点,研究生院,985 |
兰州大学 | 甘肃 | 兰州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985,国重点,研究生院,211,双一流,保研资格 |
以上数据根据各大高校往年分数线汇总整理的江苏物理类634分能够填报的大学名单,提醒同学们单独看往年分数是不准确的。科学换算分数和位次,合理预估2025年的专业分数。
江苏物理类634分院校往年分数线整理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年份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631 | 11629 |
上海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636 | 9521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635 | 9940 |
东北大学 | 辽宁 | 2024 | 本科批 | 630 | 12125 |
中南大学 | 湖南 | 2024 | 本科批 | 637 | 9144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7 | 9144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2024 | 本科批 | 630 | 12125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2 | 11188 |
兰州大学 | 甘肃 | 2024 | 本科批 | 629 | 12577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1 | 11629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2 | 11188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3 | 10758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2 | 11188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1 | 11629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631 | 11629 |
在选择志愿时,2025江苏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志向,明确职业发展,并以此来选择学校和专业类别。同时,要放开视野,与现实和分数结合,避免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