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在宋国,有一位农民,他的田地里竖立着一截树桩。某日,一只疾驰的野兔不慎撞上了这树桩,扭断脖颈而亡。于是,这位农民便丢弃了农具,夜以继日地守候在树桩旁,期盼能再次捕获到兔子。
《守株待兔》原文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株待兔》的故事翻译为:宋国的一位农夫,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桩。一天,一只飞速奔跑的野兔撞上了树桩,折断脖子死去。于是,农夫放下农具,整日整夜地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然而,野兔再也没有撞死过,而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如今,竟有人想用先王的治国政策来管理现今的百姓,这无疑是和守株待兔一样的愚蠢行为啊!
“守株待兔”中的“株”指的是露出地面的树根,用来比喻过去的经验;“守”则意味着固守陈规,不知变通,死守教条。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