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出自王昌龄的哪首诗?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比,这种比喻源自他与洛阳诗友亲朋间的深厚了解和信任。这并非是为了洗刷谗言,而是对诽谤的蔑视和自我赞誉。
于是,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此来告慰友人,这比任何相思之语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厚谊。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生活贫贱,困于农耕,直到年近四十才考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被授予汜水尉之职,后因事被贬至岭南。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情深厚。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改任江宁丞,后又因被诽谤而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时,他被刺史闾丘所杀。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著称,尤其是他在登第前赴西北边塞所作的边塞诗最为著名,被誉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