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课文原文及赏析

2025-04-03

孙为刚所作的《烟台的海》一文,细致描绘了烟台别具一格的海景:冬日景象的凝重、春日景致的轻盈、夏日风光的浪漫,以及秋日景色的高远。同时,还展现了大海背景下烟台人的劳作与生活场景。

烟台的海课文原文

在中国众多的沿海城市中,大多东面或南面临海,而北面临海的却寥寥无几。烟台便是这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因此拥有独特的海上风光。

冬日里,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分外凝重。西伯利亚的寒流时常汹涌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般的涌浪犹如千万头狂暴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接连不断地扑向堤岸,溅起高达数丈的浪花,发出如雷般的轰响。有时,甚至将岸边重达数百斤的石凳掀至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逢巨浪拍岸之际,众多烟台居民和外地游客,皆顶着寒风来到岸边,观赏这一壮观景象。更有甚者,不顾浪花打湿衣裳,站在岸边以数丈高的浪花为背景拍照,构成一道壮美的风景线。

春日时节,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微波荡漾,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边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奔向岸边,轻触礁石、沙滩后又羞涩地退去,继而又再次扑上,宛如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亦如此。脱下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前往养殖区播撒希望的种苗,期盼着收获的季节。

夏日,南太平洋的风让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润,而这股湿气经过胶东半岛重重山岭的阻挡、过滤,抵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留下凉爽与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面常常平静无波,犹如一位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如同被水洗过的红色气球,悠然升起,海面上映出长长的倒影,每一次海边日出都令人陶醉。夜晚,平静的海面映照着城市的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轻声细语。

告别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迎来了秋的高远。久居此城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到立秋,海水即刻变得异常湛蓝,天空也格外明朗,空气中瞬间弥漫起秋的凉意。挥别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增添了几分充实与繁忙,渔家驾船出海,货轮起锚远航……

烟台的海,如同一幅画卷,是一道广阔的背景,也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演绎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烟台的海课文赏析

《烟台的海》一文,生动地刻画了烟台海四季各异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场景。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使文章读来倍感亲切,仿佛身临其境。

文中“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一句中,连续使用三个比喻,将大浪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边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作者用“嬉笑”“追逐”“害羞”等描绘人的动作的词汇来形容大海,又将海浪比作顽皮的孩子,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读者不禁心生喜爱,倍感亲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