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2022-07-08 14:21


1、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高考录取中相较于梯度志愿的一种新方式,就是考生填报A、B、C、D、E、F等若干个平行(都是第一志愿)但有顺序排列(A、B、C、D有先后顺序)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原则进行投档。


分数优先:省考试院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投档,高分考生先投,低分考生后投。(实际上是按照这种方式模拟投档后,同时投出到高校的)

遵循志愿:就是按照考生填的A、B、C、D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轮到某个考生,先筛选考生A志愿学校,如果最低分达到,就投出,如果分数不够,就筛选考生B志愿学校,依次类推


一次投档:一旦某考生档案投到了某个大学,就不会再检索其后面的志愿了,接下来学校查阅档案、考生分数等决定是否录取


不再补档:如果考生分数不够填报的专业,且不服从调剂,就会被学校退档,这时考试院也不会再次投档,只能等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录取


2、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举例说明


下面以高考中巴车为大家举例说明平行志愿是如何录取的,理科和文科是分别投档的,但是投档方式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就以理科考生举例。


高考录取可以比喻成一个大车站。停车场上停了几百辆汽车,每一辆车代表一个高校,每辆车的座位数量代表了该校在该省的招生计划/录取人数。


其中有的是中巴车,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只有20个座位。有的是超级大巴车,比如清华大学,座位有80个左右。(数字只是为了举例)


所有理科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名,站成一路纵队,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得有自己的五个平行志愿的学校名字(ABCDE),有的省份可能是6-9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