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生活

万圣节的文化内涵 节日含义及主要活动

2021-10-26 16:08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节日之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万圣节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万圣节又称“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这时,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既是为了吓走鬼魂,又是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其实,在国内也有类似的节日,比如中元节。但胡野秋说,二者虽然同被称为“鬼节”,但祭祀方式和过节理念均有较大差异,“中元节基本以祭祀为主,较为静穆;万圣节则逐渐演化成以游戏、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嘉年华式的活动”。

万圣节的主要活动

万圣夜的主要活动是“不给糖就捣乱”。小孩装扮成各种恐怖样子,逐门逐户按响邻居的门铃,大叫:“Trick or Treat!”(意即不请客就捣乱),主人家(可能同样穿着恐怖服装)便会拿出一些糖果、巧克力或是小礼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声音特效和制烟机器营造恐怖气氛。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计算,整袋整袋的搬回家。

在苏格兰,小孩要糖果时会说:“The sky is blue, the grass is green, 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天是蓝色,草是绿色,齐来庆祝万圣节前夜),然后以唱歌跳舞等表演来博得糖果。

传统的万圣夜服饰包括僵尸、鬼魂、巫婆、恶魔等。典型的服饰时盖着一块剪了两个眼孔的布扮鬼。在19世纪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当时的人认为万圣节前夜鬼魂会来到人间,故会打扮得与鬼魂一样,让鬼魂把自己当成同类。

近年,万圣节前夜的装扮已不限于恐怖,而可以作任何打扮,如扮成电视剧或电影明星,以及公众人物,例如政治家。2004年适逢美国总统选举,乔治·布什和克里成为美国流行的万圣节前夜打扮。而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后,消防员、警察等成为小孩的扮演对象。据估计,2004年有大约215万个美国小孩装扮成蜘蛛侠,是当年最受欢迎的打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