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热点话题素材 最新时事热点
写作文的时候,一般都会用到素材,这样可以让作文更加有特点,别人理解也特别容易,具体来看一下!
社会热点话题素材
大连城市logo被指抄袭迪士尼抄袭作品为何能拿奖
【素材回放】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期开展了“大连有好礼”首届大连文化创意和旅游纪念品大赛,经过三个月评选,最终选出作者苏占英的设计作品获得logo设计类奖项。但该作品发布后,许多网友表示,大连城市logo获奖作品的字体部分疑似抄袭迪士尼(Disney)字体造型。17日,大连市文旅局称,目前正在调查,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追回奖励。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素材解读】
一个大城市征集代表其形象的logo,是一件极大的事,那意味着它要传达城市的精神气质、文化风貌,那必得是慎之又慎的。
一个城市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确定了logo发布出来,又是一件值得欢庆的盛事。而在举一城之力将盛事变成糗事这一点上,此时此刻的大连做了一个典范。征集时的相关条款必定有关于“不得侵犯著作权”的规定,但最终的成果不仅与这一条款不符,更相去万里——它何尝抄过一点,它抄的几乎是全部。如果说没有什么黑幕,那么主办方不用心程度、不专业程度也可见一斑了。
【适用话题】
知识产权 侵犯著作权
强行拼凑,自取其辱 模仿借鉴不能没有底线
注重对版权的保护,尊重原创,一味的剽窃照抄会让你更快走向灭亡
被“打脸”的不只是设计者,在涉嫌抄袭的争议中,大赛组委会恐怕也难辞其咎
此次疑似抄袭事件再次提醒相关部门,城市logo评选关乎城市脸面,大意不得
【素材锐评】
获奖作品疑抄袭,城市徽标评选也该有“查重”
奖作品是否抄袭了迪士尼经典LOGO标志,把二者放在一起一对比,基本一目了然。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设计者是不是应该站出来“走两步”?据报道,该获奖作品的推荐单位是大连印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而设计者就是这家公司的法人。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参保人数为0,曾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
模仿借鉴不能没有底线,否则就容易陷入抄袭的嫌疑。大连城市LOGO获奖作品是否抄袭了迪士尼经典LOGO标志,把二者放在一起一对比,基本一目了然,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形容恐怕并不为过。
对比不难发现,大连城市LOGO中的“D”“i”“N”“A”等字母,和迪士尼LOGO中的字母基本完全一样,重合率几乎100%。此外,从构图造型、作品意境、设计思路等方面看,二者也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
要知道“Dalian”一共才6个字母,竟然还“模仿”到了非常注重版权保护的迪士尼的头上,还敢拿去参加大赛,心安理得地拿奖,此等勇气和胆气,真是“没谁了”。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还有更多疑点被人扒出。有人指出,该作品部分设计元素还抄袭了江苏淮安涟水县的城市LOGO形象。知名书法家叶根友也吐槽称,这款作品中“大连”两个中文字体使用了其书法字体,但没有得到其授权。
当然,被“打脸”的不只是设计者,在涉嫌抄袭的争议中,大赛组委会恐怕也难辞其咎。这么明显的抄袭嫌疑都发现不了,所谓的“激烈且严格的评审”是否流于形式?况且,迪士尼LOGO的字体造型本就十分经典,也具有标志性,如果严谨一点,单就“视觉查重”也不难看出获奖的城市LOGO与之相似之处。
那么问题来了:评选结果公布前,有没有经过专业人士把关?经过三个月时间选出的城市徽标获奖作品刚一出炉就遭到抄袭质疑,着实令人难堪。
萌娃当街踹车,能踹醒交通文明意识吗?
【素材回放】
日前,一条“萌娃当街踹车”的视频得到网友纷纷点赞。视频中,一辆白色轿车将斑马线上正常行走的母子撞倒,小男孩爬起来之后,第一时间搀扶身旁的妈妈,又生气地走到轿车面前,对着车头踢了一脚。小男孩这一脚踢中了人们的泪点,却不知道能不能踢醒那些横冲直撞司机们的文明交通意识。
【素材解读】
遵守交通规则的深层含义,就是尊重他人路权。路权是为了解决交通参与者在使用道路时可能产生的冲突,基于安全保障和道路顺畅的原则而确定的优先使用权。“人车争路”之所以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症结就在于不少人长期以来在潜意识里形成的“以车为尊”的路权观念。
即使在越来越强调行人路权优先的今天,依然还有人将机动车“优先通行”视为“理所当然”,这种想当然的路权意识,不仅不尊重他人路权,也埋下了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隐患。
观察近年来一些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蔚然成风的城市,不难发现,文明素质的养成背后,不仅是包容和理解,更需要引导和监管。一方面,全社会对宣传文明交通的共同参与,让交通法治精神日益入心、规则意识日渐觉醒;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严格执法,加强巡逻、监控抓拍等措施的利用,并主动向社会曝光典型违法、事故案例,让广大驾驶人不敢心存侥幸。
让法治精神、规则意识在越来越多人心里生根、形成共识,“礼让行人”将成为一种文明习惯。
【适用话题】
规则意识 法治精神 文明意识 文明习惯
礼让斑马线是基本的文明共识
让文明在相互理解和敦促中,产生共振
用利益换取文明,换取安全保障,才是文明的理想境界
有的司机以为不礼让行人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背后关乎性命安危
有的司机以为不礼让行人只是“不拘小节”,却没意识到其实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
就实际情况而言,司机交通文明意识的唤醒,还是要靠有力的监管惩戒
萌娃当街踹车,不仅是在表达自己面对不文明的愤怒,更是用实际行动捍卫行人的路权
“人车争路”之所以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症结就在于不少人长期以来在潜意识里形成的“以车为尊”的路权观念。
【素材锐评】
礼让行人绝不是小事一桩
萌娃当街踹车,网友没有批评,反而是点赞,只能说明一点,这一脚踢中了人们的痛点。原来症结在于相关司机没有在斑马线前礼让,进而导致母子在斑马线上摔倒。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礼让斑马线是基本的文明共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交通安全。显然,此事中的司机,缺乏交通文明意识,漠视行人走斑马线过街的正当权利。
做不到礼让斑马线,不仅是文明道德的缺失,更有触犯法律之嫌。斑马线的官方说法是人行横道。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机动车驾 驶 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则规定,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处200元罚款,一次记3分。
萌娃当街踹车,不仅是在表达自己面对不文明的愤怒,更是用实际行动捍卫行人的路权。问题在于,此举真的能踹醒司机们的交通文明意识吗?
就实际情况而言,司机交通文明意识的唤醒,还是要靠有力的监管惩戒。
现在,在杭州等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基本实现车辆在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文明状态。与此同时,还是有不少城市,对“礼让斑马线”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督导和规范。在强化文明引导的同时,对“不礼让斑马线”的不文明行为依法进行有效惩戒,才能真正养成文明习惯。
比如,对于“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罚款又扣分,已经写进了多地的交通规定里,值得借鉴和推广。戴着红袖套的文明督导志愿者,也在越来越多城市的斑马线前出现,这都是有力的现实践行。
我们应当承认,“礼让斑马线”是要付出成本的。就以杭州为例,为了礼让斑马线,公交车司机,每天要为此多踩192脚刹车,出租车司机每天可能会少接3个单子,私家车每天可能要多花1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但在生命安全面前,在文明面前,这些都轻如鸿毛。用利益换取文明,换取安全保障,才是文明的理想境界。
交通文明意识,也不单是机动车司机要有,每一个出行者都应该具备,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行人在享受“礼让斑马线”所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做道路上的“低头族”,让文明在相互理解和敦促中,产生共振。
2021社会最新时事素材
应用写作
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应用写作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个人、集体、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书面交流与表达,都可以成为应用写作的考查内容。
2019年全国I卷、II卷作文题便突出写作应用功能,彰显语文学科的实践属性,要求学生写演讲稿、书信、观后感;2020年全国I卷、II卷和新高考II卷又进了一步,既有发言稿、演讲稿、书信等常见的应用文体,又有主持词这种新的写作形式。就日常中小学作文教学来说,应用写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短板,高考作文命题连连直刺于此,而且创意迭出,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历史
走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鲜明特色之一。
2020年全国I卷作文题为“历史人物评说”,所提供的材料是春秋时期齐桓公、鲍叔、管仲的故事,见于《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战国策·齐策》等文献。这个题目的写作难度在于,故事主人公谁更值得赞赏呢?
管仲的才能当然值得称道,但不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乎?可是如果齐桓公不肯放下那一箭之仇,这段佳话也成就不了。按照题目的要求,可以只写其中一个人,然而,若硬要比个高低,甚至强分是非,难免失之偏颇,这就需要史识作支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