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计划

2021高招进行时:专访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

2021-06-19 14:19
近日,央视网推出《2021高招进行时》特别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领导做客央视网,聚焦最新高招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高招录取信息,助力考生和家长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招生信息、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读懂大学,了解专业。本期《2021高招进行时》栏目的做客嘉宾是华东理工大学(编者注:以下简称华理)教务处副处长、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吴辉。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华东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

吴辉: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建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获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3位;在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大陆高校第16名;在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30位。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保研比例在20%左右,位列上海市高校第3位。

华东理工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已经由建校初期比较单一的化工相关专业,逐渐演化成为以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机械装备与制造,过程工业自动化控制、制药工程等优势学科为主体,向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以及管理科学工程、社会学等不同门类领域不断交叉、拓展和延伸,形成学校的综合优势。

经过近70年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2021年在内地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是怎样的?

吴辉: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整体招生计划为4155名,与2020年持平。招生类别包括本科一批(部分省市称为普通批、普通类)、艺术类、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班、民族班、华侨港澳台学生等。

我校在全国各个省份均有理科计划,在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以及贵州、云南,还有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份设有文科计划。

对于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不区分文理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我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其中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等省市,实行“3+3”高考综合改革,选考科目主要有物理或化学、物理、化学、不限等4种。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省份实行“3+1+2模式”高考综合改革。物理科目类再选科目要求化学必选、不提科目要求等两种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类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

总的来说,我校招生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各省各批次的投档模式、生源情况和相关政策,决定调档比例。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其中一本批次录取时,在学校投档范围内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不受限制,学校将予以录取,不会退档。

同时,学校认可教育部及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政策加分,分值不超过20分,在投档和安排专业时均适用。但不安排分省计划的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类型不适用。

我校录取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在学校调档线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考试各专业之间没有级差分,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这也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考分来选择专业。

学校参照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制定学校各专业(类)的体检限制要求。详见学校本科招生网。学校对考生视力(近视程度)没有特别要求,体检限制要求主要是部分专业对考生的辨色力和嗅觉有限制,特别是“色弱”“色盲”“嗅觉迟钝”,高考体检结论有此类专业报考限制的考生,要慎重。另外,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对“口吃”考生有限制。具体详见学校本科招生网。

主持人: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招生专业设置有哪些变化?优势学科专业有哪些?学生进校后是否有相关的转专业政策?

吴辉:华东理工大学2021年继续推行大类招生政策,在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合。在一本批次,53个专业按照19个专业类招生,其余专业按照专业进行招生。艺术类4个专业,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在其他批次或特殊类型批次录取时,按照专业进行招生。专业类名称及其包含专业详见我校本科招生网公布的招生专业(类)。

我校积极推进招生改革,历年专业志愿满足率超95%,一二年级转专业比例达15%,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

今年我校新增3个招生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新增三个专业是我校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面向经济社会新发展、科技产业新变革,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此外,新增“环境工程与社会学”“能源与经济”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招生,同学毕业时,将拿到双学士学位证书。2020年“化工与工程管理”“计算机与金融”“应用化学与生物科学”等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开始招生。我校5个多学科交融的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学子提供多样化的成长平台,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关于优势学科专业,首先要提到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它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化学”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理科专业认证的专业,商学院全部专业通过了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商科教育认证。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2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药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社会工作、油气储运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3个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为轻化工程、化学、生物技术。

同时,我校有12个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社会工作、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设立,既体现了我校在专业建设上的优势地位,同时也对我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请您介绍下华东理工大学有哪些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吴辉:华东理工大学一直着力构建研究型、个性化的本科教育体系,并探索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工科实验班招生培养模式”、“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招生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微专业”“主辅修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以提高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个人竞争力。

我校聚焦国家与未来战略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多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实施了“工科试验班”和与之对应的“实验班”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目前设置“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智慧化工”“能源与环境”“机械智能化”等5个工科试验班/实验班,“工科试验班”和与之对应的“实验班”在不同省份招生,进校后实施相同的培养方案。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3+1+x”,是在本科一年级学生中选拔,实行“一对一”全程导师制,每位导师在同一年级中指导一名学生,并单独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前三年应完成除毕业环节以外的导师定制化课程,第四年起可提前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并完成本科毕业环节。

四年期满后,符合拔尖人才计划培养方案毕业要求的同学,可获得学士学位,在第五年起,获得研究生学籍,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进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为优秀学生提供本博贯通的通道。

对于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进行选拔,学生前三年完成除毕业环节以外的定制化课程,最后一年以企业培养为主,毕业论文和企业合作完成。

作为国家首批试点高校,目前已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7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辅修专业也是我校培养辅助性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平台。我校辅修专业有40个学分,每年申请辅修专业的同学近1500名。

我们还设有微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主要是迷你精干型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与兴趣需求。

我校具备较为完善的转专业政策,为本科一、二年级在校生提供双向选择转专业的平台。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一般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转专业申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特长,按照筛选规则和程序,批准部分学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转专业比例可达15%。

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对农村或者贫困地区的学生有哪些资助和保障政策?在奖助学金政策方面有哪些具体条件和要求?

吴辉:为了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学校2021年继续实施面向农村学生的单招计划,我们称之为“励志计划”。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校后,努力贯彻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形成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为基础,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多样化、个性化的奖助学金为激励,以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育人体系。

目前,学校已建成以政府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为支撑的多层级、多类别的激励体系,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000余万元,成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强有力“催化剂”。

我校设立的奖助学金覆盖面达到在校生总数的40%左右。依托于我校校友企业,校企合作单位,设立种类丰富的社会奖助学金,如宝钢、上海医药、上海化学工业区、万华化学、金龙鱼、恒大高新等世界知名企业均在我校设立了社会奖学金。

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往年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是怎样的?

吴辉:整体来说,华理毕业生有特长、有特色、综合素质高,毕业流向多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受到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普遍青睐。

近年来我校就业水平稳居上海市高校前列,每年总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本科毕业率也保持在93%以上。

毕业生主要流向涉及化工、医药、石油、轻工、生物医药、信息产业、金融商贸、教育科技及第三产业等各行各业。就业单位绝大多数为国内外知名企业,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部门领导和技术骨干。

我校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研究生院,保研率非常高,毕业生中深造率达到40%以上。全校20%左右的学生有保研资格,保研率在上海市排前三位。

从就业流向地域分布来看,近7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上海工作,将近20%左右的毕业生留在华东六省。整体来看,毕业生在华东地区工作的学生占比在90%以上。

主持人: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大力推进,华东理工大学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有哪些成果?

吴辉:华东理工大学坚持立足上海、放眼全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适应新形势下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已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校际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海外留学提供了广阔渠道。

另外,学校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有中德、中奥等6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同时获批国际卓越工程学院(中法合作办学机构)。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院校,着力培养具有人文交流理念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我校大力开展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合作,为学生拓展科研能力搭建平台。

目前我们拥有10个“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同时有6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人才合作培养项目。成立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联合研究中心、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建有全球首个科技创新孔子学院、中国和罗马尼亚共同建设的首家“华东理工大学锡比乌中欧国际商学院”、中国首个“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同时学校引进大批优秀海外师资,聘请由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林加院士为代表的海外教授,通过科教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科研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

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中法合作办学机构,采用大类招生,招生专业名称是“化工与制药类”(国际卓越工程师班)。在大类培养阶段不分专业,本科阶段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四个专业。硕士阶段包括材料与化学、资源与环境两个专业,均是华理的优势专业。采用中文、法文、英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参照大类与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以本硕连读。

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招办的官方联系方式?

吴辉:学校本科招生网站:https://zsb.ecust.edu.cn/,

咨询电话:021-64252763,

电子邮箱:zsbecust.edu.cn,

传真:021-64253762。

为方便考生咨询,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线上咨询平台开通,各省招生组咨询QQ群如下:

省份

QQ群号

省份

QQ群号

北京

136991161

湖北

744640136

天津

651065917

湖南

698140186

河北

778322336

广东

737634250

山西

1082177961

广西

724275006

内蒙古

684744625

海南

759054194

辽宁

717153020

重庆

1083640678

吉林

658958802

四川

1080227590

黑龙江

562217981

贵州

1080221361

上海

673409269

云南

789550709

江苏

724496932

西藏

673618531

浙江

696961387

陕西

222839013

安徽

779593687

甘肃

716211969

福建

669087556

青海

537232312

江西

768541766

宁夏

759205338

山东

1017351821

新疆

213205173

河南

74035999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