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由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三校物理系于1999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全院成立时间最早、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较大的二级教学单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物理系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2014年科学教育专业获批山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申报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学、科学教育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三个师范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专业硕士和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二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本科生约1500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近年来考研率均在35%左右,其中考取双一流院校的比例均在82%以上。
物理系现有教职工69人,专任教师57人,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博士48人,博士教师占比84.2%。其中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省、校二级学术带头人多人。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内著名研究所和985、211院校,学缘结构合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100%,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优秀率在95%以上。近年来,物理系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主持和承担山西省科技厅科技研究基金和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56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SCI、EI收录9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申请获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1项。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现有四个教研室:理论物理教研室、基础物理教研室、光电技术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还建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1个。
物理系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积极探索适合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专业结构逐步合理,办学规模由小变大,办学力量由弱向强,人才质量逐年提升,呈现出发展壮大的上升趋势。
通过多年的努力,2009年物理系“跨学科、复合型科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立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室被确立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例如:“科技创新大赛平台”、“教学技能大赛平台”、“顶岗实习支教平台”、“电子设计大赛平台”和“学生成长指导平台”等多样化的发展平台,这些课外平台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了提高。每届毕业生有35%左右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呈现多元化、交叉性和宽领域的特点,涉及的学科门类有理学、工学、教育学三大门类;考取的学校不仅有211大学,如中国地质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更有985名校,如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在参加山西省科技科教创新竞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高校青年师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物理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山西赛区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1、物理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教学、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该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力学、力学实验、热学、热学实验、电磁学、电磁学实验、光学、光学实验、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电子线路、电子线路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
2、科学教育专业
本专业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物理、化学、生物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能胜任高中分科科学课程和初中物理、化学分科课程以及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力学、力热实验、分析化学、热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电磁学、光学、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中学科学教育概论、中学教育科研方法、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物理、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科学教育概论等。
3、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的“双师型”职业教育领域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扎实的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既可以在职业教育从事工程技术、教学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相关企业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质量检测、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该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C 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EDA 技术应用、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教育心理学、教师知识技能系列课程等。
物理系实验室简介
物理系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主要承担物理系各类物理、电子实验课程教学和创新设计性实验以及全校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目前开设实验课程20余门,每年完成实验教学约18万人学时。
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1800余万元,包括各类基础类实验仪器和原子力显微镜、数字全息综合光学实验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池实验系统、中红外光谱仪、多种PASCO物理教学系统等多种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主要分为基础类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中教法实验室、电子信息类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其中虚拟实验室面积约30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100余台以及多种仿真设计软件;同时,还设有开放式管理的多类创新性实验室,包括航模实验室、大学生电子竞赛实验室、物理学术竞赛实验室,为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