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魏风·硕鼠》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它描写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这些诗句
①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②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现实
③句式较为灵活,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④体现了质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弦索通缴轮前旋鼓,掉枝一侧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扇冶甚速,过于人力。”该发明
A.是东汉太守杜诗所创制的水利鼓风装置 B.在明清时广泛应用于冶金和制陶等行业
C.为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提供了证据 D.使煤炭的能源效用因自然力充分发挥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好的边疆政策既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也有利于对外的交流。读下图,此时此地我国的边疆政策主要是
A.长城防御 B.羁糜府州 C.尊佛崇儒 D.改土归流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中国好像进人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下列诗句出现于该历史时期的有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明朝改革家张居正指出:“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延续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B.力图打击富商,抑制土地兼并
C.主张农业与商业相互资益
D.主张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6.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其基础是原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和汉族地区的汉戏
B.其逐渐形成时期正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流行之时
C.第一次由电影来表现其唱腔魅力是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
D.“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了京剧艺术在"双百”方针下的全面繁荣
7.图中文字内容节选自一则民间收藏的清代圣旨。若其为真,则对该圣旨的撰拟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无首席长官,授成员为"某某殿(阁)大学士”
B.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初由地位较低者当班入值
C.地处内廷,位于太和门外、养心殿之北侧
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8.中英《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有利于东印度公司对“公行”的竞争
B.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C.事实上宣告了中国闭关政策的破产
D.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推行“自由贸易”
9.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考诸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下列各项中基本属于“外层带”的是
A.电影 B.电视 C.婚礼 D.祠堂
10.1912--1922年,中国的纺织业获得巨大发展,新兴的纺织业中心涌现。其中新兴的纺织业中心包括
①杭州 ②天津 ③青岛 ④武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的伏尔泰、东亚地区的杰斐逊。作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有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提出了三民主义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以俄为师,创立黄埔军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据统计,国民政府指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规模战斗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同时也付出了322万余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A.中国抗日开启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B.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始终担当着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
13.“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处工地中流行的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该材料可以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B.新兴力量的崛起一一一东方巨龙的腾飞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14.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则材料反映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2002年
15.《罗马法大全》中,对罗马法进行了分类:①1usc1v1le——它表现了一个特定共同体的利益;②1usgent1um——人们为了便于互相往来而制定的法律;③1usnaturale——它相当于“永远的善与公正的事物”。对这段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1usc1v1le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B.1usgent1um促进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C.1usnaturale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D.以上三者均是仅适用于奴隶制的法律条文
16.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下列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①帕特农神庙—雅典娜女神像
②西斯廷小教堂—《最后的审判》壁画
③圣彼得大教堂—《哀悼基督》雕塑
④乌菲齐博物馆—《天使》画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有学者写道:“他们不会对别人死心塌地,因为他们只忠于自己的理智;他们批判权威,主要是针对权贵......他们关心政府的无意义行为和社会弊端;在他们眼里,基督教所宣扬的教义简直就是荒谬无比。他们改变了欧洲的人文气候。”这里的“他们”的代表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18.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据此判断,该宪法
A.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B.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C.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D.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
19.当代历史学家余伟民、郑寅达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中说道:“法国要追逐的目标和手段,比英国更为偏狭和近视,除了分享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外,主要是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它要通过□□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永远降为二等国。”该文字中□□部分文字应该包括
①领土上肢解 ②经济上榨取 ③外交上孤立 ④军事上限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下图是一幅海报。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A.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
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D.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21.历史的语言有“史料”“史实”“史论”之分,有的偏向于“事实”,有的偏向于“观点”。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陈述中,其中属于更偏向于“事实”的一项是
A.政治领袖本应该解决经济危机
B.《公平劳动标准法》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的一项改革成果
C.罗斯福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D.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美国人民解释新政
22.对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1936年和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地区)所占比重表
各期各国(地区)总计=100
(说明:1936年台湾出人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A.两极对峙;西欧的衰落
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商约签订
C.西欧的衰落;苏联崛起
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
23.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实施自称“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改革,推进强制保险,受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和患病时均可申请补助,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些做法
A.确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B.移植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C.兑现了“伟大社会”的承诺
D.有利于其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24.“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出口利益的中国绝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能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经过15年的努力中国加入了该“多边体制”,它的图标是
25.有人曾对某科学著作的原理作出通俗的解释: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引起时空弯曲,然后物体在这个弯曲的时空里继续做他们的“惯性运动"。弯曲得太厉害以至于光掉进去都出不来了就是黑洞,这边弯曲的恰好跟另一个弯曲的亲嘴对上了就是虫洞。这一著作应该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据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等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事记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
1980年,里根入主白宫,共和党执政。英国保守党、美国共和党执政理念相近,在经济上均强调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韩国等地劳动密集型企业趋向饱和,进入20世纪80年代,
加工制造业逐渐向我国大规模转移。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据人民版必修教材等整理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写出图中革命根据地的时空要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图中革命根据地局面形成的伟大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地图,概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上述成绩的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 1918年1月,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供应网络: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而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受到了西班牙流感的侵袭。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就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4000万。
——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跨洲人种交流的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条件。(6分)
28.探求事物发展之规律,需要回到原点,并在其延续与变迁中时时考量其“初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编自《论语·颜渊》
材料二 儒学发展示意图
材料三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摘编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对道德和政治关系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5分)
(2)思想的创新和政治的支持才使该思想成为主流,按“思想家一统治者”的思路概述儒学在材料二示意图中“b”段和“d”段出现高峰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简述其历史意义。(6分)
29.意大利是欧洲的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的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材料二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新建筑是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以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在当时是一直萦绕于市民心中的世纪工程......而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新建筑的样式和内饰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布鲁内列斯奇理解同胞们的这种心思,更深知只有在古典建筑艺术上推陈出新,才能建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建筑。为了设计穿顶,他到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回到佛罗伦萨后,布鲁内列斯奇提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使穹顶的建造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1420年,动工新建,布鲁内列斯奇亲自领导了整个施工过程。布鲁内列斯奇逝世以后他的墓被恭敬地建在主教堂的地下室里。
——据[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英]大卫·沃特金《西方建筑史》等整理
材料三 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罗马梦魇”逐渐消退。1951-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1)概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一分析其“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5分)
(2)材料二就佛罗伦萨大教堂这一建筑的价值提供了两种观点:
①总体上是认为“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②其穹顶体现了“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
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写出该军事行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5 BABBC
6-10 BDCAD
11-15 ACCBB
16-20 CDCAA
21-25 DBDAD
26.时间:20实际20年代末30年代初;空间:南方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
意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形成过程: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开辟经济开放区;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美关系正常化取得良好的国际环境;逐步推行市场化政策,承接区域产业转移浪潮
27.(1)现象: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病菌使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
影响:为满足美洲劳动力市场需要,殖民者贩卖黑奴至美洲
(2)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的整体化/一体化趋势
历史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发展;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信工具与的创新;各地区人口,物种的大规模流动
28.(1)思想主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礼治),强调道德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希望在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礼乐文明社会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剧烈变动,各主要诸侯国以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为主要目标,孔子的思想主张与这一时代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2)原因:“b”段--董仲舒吸纳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强调“君权神授”;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d”段--朱熹等人儒学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理学体系;朱熹等人的思想为统治者利用,被奉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思想主张:黄宗羲认为要恢复宰相制度,将学校作为参议机构,实现君臣共治;王夫之则认为要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间找到平衡,改善地方管理制度
意义: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体现了士大夫精神;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9.(1)发展历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原因: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古代罗马法学家们(或西塞罗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
(2)选择①
提高了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体现了公民精神,张贤亮人类的勤勉和价值,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选择②
科学根据:以大小肋骨支撑,设计成内外空心的两层;设计几种窗户解决内部采光问题
艺术之美:圆顶不仅与礼堂、钟楼等建筑物相映生辉,而且与整个城市环境协调
(3)名称:西西里岛登陆
因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加入“北约”);对“罗马梦魇”和战争崛起之路的反思;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冷战局面下,世界形势趋向缓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