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院历史沿革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原为湖北省戏曲学校,1966年因“文革”停课,1970年停办;1977年11月恢复重建;1988年,湖北省戏曲学校更名为湖北省艺术学校;1992年,与湖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合并;199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文化部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与湖北省电影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省艺术学校”;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99年,湖北省艺术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成立华中师范大学艺术职业学院;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独立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二 、学院现状
学院坐落在武昌珞珈山与伏虎山麓之间,是一所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艺术职业学院。高等艺术教育与中等艺术教育并存,在校生1827人。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场地与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61322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45122㎡,09年将新增6500㎡教学用房,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5.06㎡,学生宿舍及生活用房建筑面积16200㎡,生均9㎡。学院拥有小剧场1个,实训教室178个,图书阅览室3个,多媒体教室9间,语音室2间,240台教学用微机。学院教学设备总值1265.62万元,生均6709.15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2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建有学院专门网站及专有域名http://www.artschool.com.cn。对外采用电信宽带10兆、教育网2兆光纤出口,做到光纤到楼层、百兆到桌面较为完备的校园网络。2007年学院加入“湖北省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在信息资源共享上得到较大的提升。学院现有校外实训基地20多个,与省内10多个省属重点文艺院团保持合作关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8人,专任教师122名,其中高级职称43人(国家一级演员10人),中级职称79人,“双师型”专业教师87人占71%,是一支学科配套、业务精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学院现设有音乐系、舞蹈系、艺术设计系、戏(曲)剧影视表演系、音像技术系、文化事业管理系以及公共课教学部、教学研究室8个教学部门;办公室、教务部、学生工作部、总务部、人保部、财务部、艺术实践部(艺术团)、艺术培训部、图书信息部9个行政与教辅部门。现开设了舞蹈表演、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影视表演、戏曲表演、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影视动画、公共关系、旅游管理、音像制作方向、器乐演奏、播音主持、模特表演十四个专业方向。
学院建立了湖北唯一的文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主要从事钢琴调律师、健美操教练员、数码录音师、中级调音师、形体训练教练员、舞蹈教练员等七大门类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坚持特色办学,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建校50年来,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艺术人才,其中优秀毕业生代表有朱世慧,两届“梅花奖”得主,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京剧院院长;刘丹丽,两届“梅花奖”得主,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徐帆,著名影视明星,“梅花奖”及第23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获得者;吴珍艳,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第九届法国国际舞蹈比赛现代舞女子组金奖获得者;李琼,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特别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汪金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李铁,影视话剧双栖明星,自编自导的话剧和小品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等;陈笠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2008年文化部音乐剧比赛文华奖获得者;黄琳,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舞表演金奖获得者;音乐系学生黄莺、黄燕参加日本第七届国际高中生艺术大赛,获古筝比赛并列第一名。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别教科研工作,现已建成10门省、院级精品课程,学院教师在各种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学院教师64人先后在政府组织的各类艺术比赛中荣获省级以上专业奖项,98名学生先后在各类艺术赛事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
由我院担纲演出的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荣获2006年全国歌舞、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2007年荣获中国政府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并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第一名”。
在2007年文化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成果展演中,我院荣获优秀成果奖。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文化厅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洪山区十佳文明单位,2006年我校获得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和湖北省教育厅表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5-2006年度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沐雨栉风,勤勉拓新,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艺术教育之路,铭刻下一串串闪光的足印,展现出一幅幅美丽迷人的艺苑风景,在新世纪她将以崭新的风姿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