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在87年的办学历程中,温州大学始终秉承“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学校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成就了今日文脉绵延、奔腾浩荡的发展格局。2019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门类。设有19个学院,举办瓯江学院(独立学院)。“教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办学特色显著,“工程教育”“文理基础教育”“华侨教育”优势逐步凸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现有茶山和学院路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83.86亩;校舍面积10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4亿元;校本部馆藏纸质图书203.5万册,电子图书约184.48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107个。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754人、教职工1805人。
一、历史沿革
1933年,《师范学校法》及《师范学校规程》相继颁行,要求各省划定师范区,每区设置师范学校一所。浙江省教育厅当局“感浙南师资缺乏,教育落后,拟在浙南创办独立学校,已在计划中,因省库支绌,一时未能实现”。是时,溯初先生在上海经商,闻讯后即请将私立郑楼小学全部校产(估值约三万一千九百银元)捐归省有,浙江省教育厅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温州师范学校。
1942年,浙江省瑞安师范学校创办。
1943年,浙江省平阳师范学校创办。
1956年,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办。
1958年,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9月,温州师范学校与温州师范学院合并。
1959年,温州师范学校从师院分出,仍独立办学。
1964年,温州师范学院撤销,成立温州地区教研函授站。
1971年,在温州地区教研函授站基础上,成立温州地区五七师范学校。
1971年,温州师范学校、温州地区五七师范学校合并定名为温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
1974年,温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温州地区师范学校。
1974年,温州教育学院创办。
1978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报告,决定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名列其中。
1984年,温州大学、温州幼儿师范学校创办。
1987年,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
1992年,温州教育学院与温州师范学院联合办学。
2001年,瑞安师范学校、平阳师范学校、温州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温州师范学院。
2004年,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温州大学,于2006年正式成立。
2016年,教育部发文批准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独立学院)转设为温州商学院。
2019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浙江省教育厅与温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以“省市共建”方式支持温州大学创建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高校,并创建生态学一流学科。
二、办学条件
(一)学院设置
截至2020年6月,温州大学设有19个学院,举办瓯江学院(独立学院)。
专业名录 | 所属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金融工程 | |
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 |
思想政治教育 | |
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 |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历史学 | |
英语、翻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物理学 | |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 |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生物制药、 环境工程 | |
工业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车辆工程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
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 |
音乐学、音乐表演 | |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 |
瓯江学院(独立学院) | |
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意大利研究中心) |
(二)学科建设
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生态学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根据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化学学科省内排名第5(含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省内排名第4(含浙大)。
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学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位居全国研究生培养高校的前35%。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 | 一级学科名称 | 学位点代码 |
1 | 应用经济学 | 0202 |
2 | 法学 | 0301 |
3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 |
4 | 教育学 | 0401 |
5 | 体育学 | 0403 |
6 | 中国语言文学 | 0501 |
7 | 中国史 | 0602 |
8 | 数学 | 0701 |
9 | 物理学 | 0702 |
10 | 化学 | 0703 |
11 | 生物学 | 0710 |
12 | 机械工程 | 0802 |
1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 |
14 | 电气工程 | 0808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 |
16 | 音乐与舞蹈学 | 1302 |
17 | 设计学 | 1305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序号 |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学位点代码 |
1 | 金融硕士 | 0251 |
2 | 应用统计硕士 | 0252 |
3 | 法律硕士 | 0351 |
4 | 教育硕士 | 0451 |
5 | 体育硕士 | 0452 |
6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0453 |
7 | 新闻与传播硕士 | 0552 |
8 | 机械硕士 | 0855 |
9 | 资源与环境硕士 | 0857 |
10 | 土木水利硕士 | 0859 |
11 | 药学硕士 | 1055 |
12 | 艺术硕士 | 1351 |
重点学科
1.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生态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2.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十三五)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3.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十三五)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电气工程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法学 | 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商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生态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土木工程 | 建筑工程学院 |
4.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十二五)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5.浙江省重点学科(十二五)
学科名称 | 所属学院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民俗学 | 人文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商学院 |
文艺学 | 人文学院 |
应用数学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凝聚态物理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生态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电气工程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三)教学建设
建设成果
学校着力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善管理、敢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1个,在招46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师范专业认证3个,省级重点(建设)和优势、特色(国际化)专业3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精品课程7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省级重点、优秀教材和新形态教材47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小学教育 | |
汉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生物科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工业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法学 | 法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土木工程 | 建筑工程学院 |
学前教育 | |
教育技术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理学院 |
物理学 | 数理学院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化学、物理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网络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网络工程、机械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机械工程 网络工程 土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过师范专业认证3个:小学教育 生物科学 化学
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小学教育、网络工程、机械工程、化学、生物科学
省“十三五”特色专业8个:服装与服饰设计、土木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料科学与工程、法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十二五优势专业:物理学、化学、网络工程
省十二五特色(国际化)专业9个: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教育技术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国际化)、广告学、生物科学、工业工程、土木工程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2个:服装与服饰设计、物理学、生物科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化学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大学生创业基础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立体裁剪、鞋靴结构设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服装立体造型、计算机网络基础、鞋靴结构设计、教师语言技能、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现代通信技术、数据结构(C语言)(第2版)、数据结构(第2版)、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温州大学-合兴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温州大学-合兴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温州大学—浙江风笛服饰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温州大学网络工程新工科实践教育基地、温州大学—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野外实践教育基地、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6个: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现代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教学中心、智能制造工程实验中心
省级教学团队4个: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立体裁剪教学团队、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师生成绩: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学校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5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被确立为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和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
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际级奖项76项、国家级奖项1510项、省级奖项5939项。学校是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得单位,蝉联全国“挑战杯”发起高校。学校连续四届在全国大艺展中获一等奖,近两届一等奖数共11项,一等奖数居全省第一(与浙大持平),大艺展总成绩排名全国第6。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不断涌现,多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央视科技频道《我爱发明》栏目以专题片形式播出。
(四)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聚焦“一带一路”,充分挖掘世界温州人资源,大力实施“留学温大”工程,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迄今学校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在泰国东方大学开设孔子学院,在意大利锡耶纳大学阿雷佐校区开设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是中国侨联对外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具备招收港澳台侨本科、硕士学生的资格,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单位。目前,学校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分别联合成立国际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校举办国(境)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1个,开设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8个,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12个,与俄罗斯联邦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加拿大北哥伦比亚大学、韩国全南大学、群山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
国(境)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1个:两岸合作办学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
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8个: 应用经济学、国际法学、土木与水利工程、汉语国际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音乐与舞蹈
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12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美术学(师范)、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与俄罗斯联邦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 机械工程专业
与加拿大北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自然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
与韩国全南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机械工程,教育,化学与材料,生物与环境科学和国际法,历史学,音乐,计算机科学等
与韩国群山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创业教育
(五)校地合作
学校坚持“学城联动”,大力推进校地合作,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在低压电器、激光光电技术、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器,围绕智能装备、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创新优势。加强咨政建言,在金融综合改革、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等区域特色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与地方政府共建9个实体性研究院,创建3家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资源优势,成立基础教育发展中心,拓展附属学校建设,现有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10所,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序号 | 研究院名称 |
1 |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
2 |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3 | 温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
4 | 温州大学瓯海智能锁具研究院 (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
5 | 温州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 |
6 | 温州大学苍南研究院 |
7 | 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 (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
8 | 温州大学-文成文旅研究院/文旅产业学院 |
9 | 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 |
三、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温州大学图书馆由原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和原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于2004年9月合并而成的,馆舍总计面积4.656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3月,拥有纸质图书总量200.46万册,现刊1175种;电子期刊、学位论文、多媒体、音视频、图像、数值等中外文数据库107个,其中电子图书总计184.4万册,自建资源数据库3个。建有温州地方文献数据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图书馆系学校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建成远程视频会议室开展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学术交流。图书馆常年举办“罗山讲堂”等各类会议、讲座活动,面向全校读者推出读书沙龙、艺术体验、“周末光影”影视欣赏、语言培训(包括日语、泰语、意大语、韩语、英语等小语种培训)等“罗山新学习”系列活动。
学术刊物: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温州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和前沿学术导向,主要刊登文史哲、政治、法律、社会、管理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其中,特设研究专题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法与社会治理研究、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东瓯学术与文化研究、哲学与文化研究、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汉语史研究、温州学研究、华人华侨研究等。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的全文收录期刊,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投稿地址:http://xuebao.wzu.edu.cn/。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3年,是温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和前沿科技导向,主要刊登理、工、农、林等各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的全文收录期刊。投稿地址:http://xuebao.wzu.edu.cn/。
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
(一)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谢树华
校长、党委副书记 赵 敏
党委副书记 吴金法
党委副书记 王北铰
党委副书记 庄兴忠
副校长、党委委员 薛 伟
副校长、党委委员 徐和昆
副校长、党委委员 蔡曙光
副校长、党委委员 钱 强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温大监察专员 杨林书
党委委员 潘玉驹
党委委员 郑信军
(二)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陈艾华 2006年4月—2008年3月
陈福生 2008年3月—2016年6月
林娟娟 2016年6月—2019年1月
谢树华 2019年1月至今
校长
陈福生 2006年5月—2008年3月
蔡袁强 2008年3月—2015年7月
李校堃 2015年7月—2018年3月
赵 敏 2018年9月至今